《闲行吟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6:22:24

投吴走越觅青天,殊不知天在眼前。

开眼见时犹有病,举头寻处更无缘。

颜渊正在如愚日,孟子方当不动年。

安得功夫游宝肆,爱人珠贝重忧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闲行吟 其二 邵雍 〔宋代〕 投吴走越觅青天,殊不知天在眼前。 开眼见时犹有病,举头寻处更无缘。 颜渊正在如愚日,孟子方当不动年。 安得功夫游宝肆,爱人珠贝重忧钱。

白话文翻译:

我四处奔波寻找青天,却不知青天就在眼前。 睁开眼看到的世界仍有瑕疵,抬头寻找却更加无望。 颜渊正处在看似愚笨的日子里,孟子则正经历着不动心的岁月。 我如何能有闲暇去逛珠宝店,因为爱惜珍珠和贝壳而忧虑钱财。

注释:

  • 投吴走越:指四处奔波。
  • 觅青天:比喻寻找理想或真理。
  • 开眼见时犹有病:睁开眼看到的世界仍有不完美之处。
  • 举头寻处更无缘:抬头寻找理想却更加无望。
  • 颜渊正在如愚日:颜渊(孔子弟子)正处在看似愚笨的学习阶段。
  • 孟子方当不动年:孟子正经历着不动心的修炼时期。
  • 安得功夫游宝肆:如何能有闲暇去逛珠宝店。
  • 爱人珠贝重忧钱:因为爱惜珍珠和贝壳而忧虑钱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伊川,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达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人生理想和现实困境的思考。他通过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无奈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典故,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首两句“投吴走越觅青天,殊不知天在眼前”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时的盲目和无知,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好。中间两句“开眼见时犹有病,举头寻处更无缘”进一步强化了现实的残酷和理想的遥远。最后两句“颜渊正在如愚日,孟子方当不动年。安得功夫游宝肆,爱人珠贝重忧钱”则通过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追求的无奈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投吴走越觅青天”:诗人四处奔波寻找理想,但不知理想就在眼前。
  • 次句“殊不知天在眼前”: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时的盲目和无知。
  • 第三句“开眼见时犹有病”:睁开眼看到的世界仍有不完美之处。
  • 第四句“举头寻处更无缘”:抬头寻找理想却更加无望。
  • 第五句“颜渊正在如愚日”:颜渊正处在看似愚笨的学习阶段。
  • 第六句“孟子方当不动年”:孟子正经历着不动心的修炼时期。
  • 第七句“安得功夫游宝肆”:如何能有闲暇去逛珠宝店。
  • 第八句“爱人珠贝重忧钱”:因为爱惜珍珠和贝壳而忧虑钱财。

修辞手法:

  • 比喻:“觅青天”比喻寻找理想。
  • 典故:引用颜渊和孟子的典故,表达对理想追求的无奈。
  • 对比:通过“投吴走越”与“天在眼前”的对比,揭示人们的盲目和无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和典故,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无奈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意象分析:

  • “青天”:象征理想。
  • “病”:象征现实的不完美。
  • “颜渊”和“孟子”:象征理想追求者的形象。
  • “宝肆”和“珠贝”:象征物质世界的诱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觅青天”比喻什么? A. 寻找理想 B. 寻找天空 C. 寻找真理 D. 寻找自由

  2. 诗中的“颜渊正在如愚日”指的是什么? A. 颜渊正在学习 B. 颜渊正在思考 C. 颜渊正在休息 D. 颜渊正在旅行

  3. 诗中的“孟子方当不动年”指的是什么? A. 孟子正在修炼 B. 孟子正在思考 C. 孟子正在休息 D. 孟子正在旅行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对比:

  • 邵雍的《闲行吟 其二》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风格和表达方式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邵雍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