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力外吟 以少为多,以无为有。 力外周旋,不能长久。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用少量的东西当作大量的,用不存在的东西当作存在的。在力量之外周旋,这样的状态不能持久。
注释:
- 以少为多:比喻用少量的东西当作大量的。
- 以无为有:比喻用不存在的东西当作存在的。
- 力外周旋:指在力量之外进行周旋,即不依赖真实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富有深意。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强调真实与虚幻的区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邵雍思考人生和社会现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虚伪和表面现象的批判,以及对于真实和持久的价值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少”与“多”、“无”与“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表象之间的差异。邵雍用“力外周旋”来形容那些不依赖真实力量而试图维持的状态,指出这样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诗歌语言简练,意蕴深远,反映了作者对于真实与虚幻、持久与短暂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以少为多”:这句话比喻人们常常用少量的东西来夸大其价值,使其看起来像是大量的。
- “以无为有”:这句话比喻人们常常用不存在的东西来假装其存在,以达到某种目的。
- “力外周旋”:这句话指在真实的力量之外进行周旋,即不依赖真实的力量而试图维持某种状态。
- “不能长久”:这句话指出,通过上述方式维持的状态是不可持续的,最终会崩溃。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使用了“以少为多”和“以无为有”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虚伪和表面现象。
- 对比:通过对比“少”与“多”、“无”与“有”,强调了真实与虚幻的差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批判虚伪和表面现象,强调真实和持久的力量。邵雍通过对比和比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表象之间的差异,提醒人们追求真实和持久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与“多”:代表了事物的数量和价值。
- “无”与“有”:代表了事物的存在与否。
- “力外周旋”:代表了不依赖真实力量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以少为多”的含义是什么? A. 用少量的东西当作大量的 B. 用大量的东西当作少量的 C. 用不存在的东西当作存在的 D. 用存在的东西当作不存在的
-
诗中“以无为有”的含义是什么? A. 用少量的东西当作大量的 B. 用大量的东西当作少量的 C. 用不存在的东西当作存在的 D. 用存在的东西当作不存在的
-
诗中“力外周旋”的含义是什么? A. 在力量之外进行周旋 B. 在力量之内进行周旋 C. 在力量之外进行斗争 D. 在力量之内进行斗争
-
诗中“不能长久”的含义是什么? A. 这样的状态可以持续 B. 这样的状态不能持续 C. 这样的状态可以改变 D. 这样的状态不能改变
答案: 1. A 2. C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观书有感》:朱熹的作品,同样探讨了事物的本质和表象。
- 《题西林壁》:苏轼的作品,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真实与虚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力外吟》与《观书有感》:两者都探讨了事物的本质和表象,但角度和表达方式不同。
- 《力外吟》与《题西林壁》:两者都涉及真实与虚幻的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哲理的阐述,后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著,对宋代诗歌有深入的解读。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