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夜饮只愁更漏促》
时间: 2025-02-04 15:44:28意思解释
临江仙·夜饮只愁更漏促
作者:陈三聘 〔宋代〕
原文展示
夜饮只愁更漏促,留连笑罥蔷薇。
歌声缭绕彻帘帏。坐中清泪落,梁上暗尘飞。
重睹舞腰惊束素,不应更褪罗衣。
别来容易见来稀。次公狂已甚,不醉亦忘归。
白话文翻译
夜晚饮酒只怕时间流逝得太快,留连于笑声中缠绕的蔷薇花。
歌声环绕着,穿透了帘幕。坐在这里的人泪水落下,梁上的灰尘飞舞。
再次看到舞者的腰肢,令人惊艳,不应再脱去轻薄的衣服。
自从分别以来,见面变得容易,然而再相聚却变得稀少。
朋友的狂欢已经到了极点,酒醉之际也忘却了归家之事。
注释
- 更漏:古代计时的工具,指时间的流逝。
- 留连:留恋,不舍得离开。
- 罥:缠绕。
- 彻:穿透。
- 泪落:泪水流下。
- 清泪:清澈的泪水,表达真情。
- 重睹:再次见到。
- 束素:轻薄的衣服。
- 次公:指朋友,公通常指称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三聘,宋代词人,生平不详,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情感细腻的场景。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夜饮时,表达了在欢聚时光中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以及对友人的深情怀念,反映了宋代文人聚会饮酒的生活情景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临江仙·夜饮只愁更漏促》通过描绘夜晚饮酒的氛围,展现出一种浓厚的情感。在夜色中,诗人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借助饮酒的环境,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首句“夜饮只愁更漏促”直接点明了主题,表现出一种对酒席欢聚时光的无奈与惋惜。
接着,诗人通过“留连笑罥蔷薇”描绘了欢聚的热闹场景,生动地展现出笑声与花香交融的画面。歌声缭绕,情感交织,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哀伤的氛围。随后,“坐中清泪落”一句则转向了内心的感受,泪水的流下与欢宴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重睹舞腰惊束素”一联通过对舞者的惊艳描写,抒发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同时也隐含着对舞者的思念与敬仰。最后,诗人以“次公狂已甚,不醉亦忘归”结束,展现了在无尽欢乐中,尽管醉酒,仍然忘却归家的情景,凸显了人际关系中的愉悦与苦涩。
整首词情感真挚,描写细腻,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在欢聚时光中的复杂心理,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饮只愁更漏促:夜晚饮酒,只担心时间流逝得太快。
- 留连笑罥蔷薇:醉心于欢笑之中,与蔷薇花缠绕在一起。
- 歌声缭绕彻帘帏:歌声环绕,穿透了帘幕。
- 坐中清泪落:坐在这里的人情不自禁,泪水流下。
- 梁上暗尘飞:屋梁上的灰尘在飞舞,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重睹舞腰惊束素:再次看到舞者的曼妙身姿,令人惊艳。
- 不应更褪罗衣:不应该再轻易脱去轻薄的衣服。
- 别来容易见来稀:自从分别以来,见面变得容易,但再相聚却少了。
- 次公狂已甚:朋友的狂欢已经到了极点。
- 不醉亦忘归:即使不醉,也忘记了要回家的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歌声缭绕”,将歌声比作环绕的气息,增强了氛围。
- 拟人:如“梁上暗尘飞”,赋予灰尘以生命,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别来容易见来稀”,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相聚的珍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饮的情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对欢聚时光的珍惜以及对友人情谊的深刻思考,折射出人们在追求欢乐时常常伴随着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夜饮:象征着欢乐与放松的时光。
- 蔷薇:象征美丽与爱情,增添了浪漫色彩。
- 歌声:象征着欢乐与自由,营造出聚会的气氛。
- 泪水:象征着思念与感伤,表现出内心的复杂感情。
- 舞腰:象征着美丽与青春,令人惊艳的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更漏”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计时工具
B. 酒的种类
C. 舞者
D. 朋友 -
“留连笑罥蔷薇”的意思是? A. 留恋于欢笑中
B. 担心时间流逝
C. 想念朋友
D. 感到孤独 -
“坐中清泪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感伤
C. 宽慰
D. 忧愁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同样描绘了欢聚的场景,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情感同样深厚。
参考资料
- 相关古诗词集
- 关于宋代诗词的研究文章
- 古典文学的赏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