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咏 其五》
时间: 2024-09-19 20:54: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缆牙旗夹画桡,双高晴色望岧峣。
诸天龙象围三竺,大地鼋鼍架六桥。
丹壁幡时隐见,白云铙吹互飘摇。
斜阳一抹人归处,多少红妆落翠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丽景色。锦缆和牙旗夹着画舫,晴朗的天空下,高山显得巍峨。天空中龙象环绕着三竺,地面上鼋鼍支撑着六座桥梁。红色的墙壁偶尔隐现,白云和乐器的声音交织飘荡。斜阳一照,归家的游人,多少红妆女子的翠翘发饰在风中飘扬。
注释:
- 锦缆:用锦绣织成的缆绳。
- 牙旗:古代船只上用来表示身份的旗帜。
- 画桡:装饰精美的船桨。
- 岧峣:高耸的山峰。
- 诸天龙象:指天空中的神兽,象征神秘和威严。
- 鼋鼍:一种大型的淡水龟,象征着大地。
- 丹壁:红色的墙壁。
- 铙吹:古代乐器,指打击乐器的声音。
- 翠翘:指女子的发饰,通常为绿或蓝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应麟(1552年-1606年),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诗词和理论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
《西湖十咏》是胡应麟在游览西湖时所作,旨在通过诗歌表达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与热爱,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人雅士对自然景观的热情追求。
诗歌鉴赏:
《西湖十咏 其五》是对西湖景色的生动描绘,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与人文气息。开篇的“锦缆牙旗夹画桡”让人仿佛看到装饰华丽的船只在湖面上轻轻摇曳,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富丽的画面。接着“诸天龙象围三竺,大地鼋鼍架六桥”,则以神话般的意象赋予了西湖一种灵动的生命力,暗示着自然与神秘的结合。诗中对色彩的运用极为讲究,像“丹壁幡时隐见”与“白云铙吹互飘摇”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既有墙壁的静态,又有白云的流动,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斜阳一抹人归处,多少红妆落翠翘”则通过斜阳的映照,展现了归家的游人和他们的装饰,给人一种温馨的归属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西湖独特的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锦缆牙旗夹画桡:描写船只的华丽与精致,象征着西湖的繁华。
- 双高晴色望岧峣:描绘晴朗的天空下高耸的山峰,展现自然的壮丽。
- 诸天龙象围三竺:用神兽的形象增强了诗的神秘感,三竺暗指西湖的佛教文化。
- 大地鼋鼍架六桥:暗示着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智慧结合。
- 丹壁幡时隐见:表达了景物的变幻与诗意的深邃。
- 白云铙吹互飘摇:描绘了乐器声与云影互相交融的动人景象。
- 斜阳一抹人归处:展现了归家的温暖与安宁。
- 多少红妆落翠翘:反映出游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诸天龙象”暗示神秘与灵性。
- 拟人:如“白云铙吹”形象化了自然与音乐的结合。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展现了诗人的修辞技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传达出一种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缆:象征奢华与美好生活。
- 龙象:象征力量与神秘。
- 白云:象征自由与悠然。
- 斜阳:象征温暖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船只的华丽?
- A) 诸天龙象围三竺
- B) 锦缆牙旗夹画桡
- C) 白云铙吹互飘摇
- D) 斜阳一抹人归处
-
“丹壁幡时隐见”中的“丹壁”指的是什么颜色?
- A) 绿色
- B) 红色
- C) 白色
- D) 蓝色
答案:
- B) 锦缆牙旗夹画桡
- B) 红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胡应麟的《西湖十咏》与白居易的《忆江南》均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胡应麟更注重细节与神秘感,而白居易则注重情感的抒发与生活的闲适。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