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山十二诗 桃坞》

时间: 2025-01-27 04:08:54

喷日舒红景,通蹊茂绿阴。

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意思解释

盛山十二诗 桃坞

作者: 韦处厚 〔唐代〕

原文展示:

喷日舒红景,通蹊茂绿阴。
终期王母摘,不羡武陵深。

白话文翻译:

晨光喷薄而出,映照出红艳的景色;小道旁绿树成荫,浓密的阴影铺展。
我希望能到西王母的桃源采摘,不羡慕武陵的深处。

注释:

  • 喷日:指太阳升起时的光芒四射。
  • 舒红景:展现出红色的美丽景色。
  • 通蹊:小路通向四面八方。
  • 茂绿阴:茂密的树荫,形容环境的幽静。
  • 王母:指西王母,是道教神话中的神仙,掌管长生不老的桃子。
  • 武陵深:指的是《桃花源记》中描述的隐秘桃花源,象征着世外桃源。

典故解析:

“王母摘桃”出自道教文化,象征长生不老和理想的生活状态;“武陵深”则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和谐美好的桃源,展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韦处厚,唐代诗人,工于于山水田园诗,作品常表现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桃坞的描写,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的美丽景象,阳光洒在桃坞上,形成了红色的景色,伴随着浓密的绿荫,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诗人在欣赏这幅美景的同时,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向往能够像西王母一样,享受长生不老的桃子,而不羡慕武陵的世外桃源。诗中“喷日舒红景”与“通蹊茂绿阴”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内心的宁静,构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全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喷日舒红景:晨曦初露,阳光喷薄而出,映射出红艳的美丽景色。
    2. 通蹊茂绿阴:道路通向四面八方,绿荫浓密,环境幽静。
    3. 终期王母摘:希望能像西王母一样,采摘美味的桃子。
    4. 不羡武陵深:不羡慕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理想生活相联系,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意象分析:

  • 喷日:象征新生与希望。
  • 红景:代表美丽与生机。
  • 茂绿阴:象征宁静与安全。
  • 王母:代表理想与追求。
  • 武陵:象征隐秘与世外桃源的向往。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母”是指谁?
      • A. 仙女
      • B. 西王母
      • C. 武陵渔夫
    2.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赞美自然
      • B. 渴望理想生活
      • C. 表达孤独
    3.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怎样的?
      • A. 寂寞的山谷
      • B. 红艳的景色和浓密的树荫
      • C. 繁华的市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韦处厚的《桃坞》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韦处厚更侧重于自然环境的描写,陶渊明则强调隐秘的世外桃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韦处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