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打破油瓮,讨甚老鼠。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言语的奇妙与无形,犹如藤蔓依附在大树上。打破油罐,追逐那不知足的老鼠。那栗子横在肩上,却不在乎他人,直奔千山万水而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有句无句:有话说与没话说,形容说话的状态或内容。
- 藤倚树:藤蔓依附在树上,形容依存关系或依赖的状态。
- 打破油瓮:打破装油的罐子,可能暗示一种破坏或冲动的行为。
- 讨甚老鼠:追逐什么老鼠,老鼠在此可能象征着贪婪或无止境的追求。
- 楖栗:一种坚果,可能象征着负担或携带的物品。
- 不顾人:不在乎他人,表达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
- 千峰万峰去:奔向无尽的山峰,象征追求的无止境与辽阔。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意象的构建,暗示了对生活中追求与依赖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宗演,宋代高僧,因其对佛教经典的研读和对诗词的独特见解而著称。其作品通常蕴含深刻的哲理,关注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社会动荡的时期,作者通过诗歌表达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了寻求内心宁静与对外界纷扰的反思。
诗歌鉴赏:
《颂古二十四首》是释宗演对古代诗词的再创作,展现了其对古典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个人哲思的融合。诗中“有句无句,如藤倚树”,用形象的比喻引导读者思考言语的力量与无形之美。藤蔓对树的依赖,隐喻了人对环境与他人的依存关系,表现出一种微妙的依赖与自由的交织。
“打破油瓮,讨甚老鼠”则展现了一种对无止境追求的反思,老鼠象征着贪婪与欲望,打破油罐可能暗指冲动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一联句引发读者对行为后果的思考,警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时勿忘内心的宁静。
接下来“楖栗横担不顾人,直入千峰万峰去”,则表现出一种奔放的态度,强调了个体在追求理想的旅程中,可能会忽视他人的存在与感受。这种情感的表达,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目标时的孤独与执着,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既有对现实的反思,也有对内心的探寻,展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 诗句的开头探讨了言语的无形特性,就像藤蔓与树木之间的关系,言语既可以是有形的表达,也可以是无形的感受。
-
打破油瓮,讨甚老鼠:
- 这里通过打破油罐的行为,象征着对物质的追逐与贪婪,暗示人们对欲望的无止境追求。
-
楖栗横担不顾人:
- 这一句表达了个体在追求过程中的自我中心,强调个人对他人的忽视,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探索。
-
直入千峰万峰去:
- 最后一句展现了追求理想的执着,暗示着无尽的旅程与探索,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藤倚树比喻人对环境的依赖,形象生动地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如“千峰万峰”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言语、欲望与追求的思考,表达了个体在追求理想时的孤独、执着与对他人存在的忽视,反映出一种哲学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藤:象征依赖、柔韧,暗示人与环境的关系。
- 树:象征坚固、支撑,代表了稳定的存在。
- 油瓮:象征物质与欲望,暗示追逐的代价。
- 老鼠:象征贪婪与无止境的追求。
- 千峰万峰:象征无尽的探索与追求,寓意未来的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藤倚树”比喻什么?
- A. 依存关系
- B. 自由
- C. 孤独
-
“打破油瓮”隐喻什么?
- A. 追求理想
- B. 贪婪与冲动
- C. 依赖
-
“楖栗横担不顾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自我中心
- C. 和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诗词对比:
- 《静夜思》: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与本诗的孤独情感相似。
- 《登鹳雀楼》:强调追求理想与向上的精神,与本诗中对追求的执着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释宗演的《颂古二十四首》及其内涵,感受古诗的魅力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