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9 10:14: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苦恨相逢春已晚,落花狂似当年。
悄然帘下独凄然。重重罗幕隔,隔不住啼鹃。
纵有柔情肠已断,更无双泪君前。
几番辛苦不成怜。今宵如有梦,梦不到君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已过的苦恨,感慨落花的凋零仿佛是当年激烈情感的映照。独自一人在帘下静静凄凉,重重的帷幕虽然隔开,却无法阻挡那啼叫的杜鹃。即使心中再有柔情,也已断裂无存,眼泪再也无法在君前流下。几番的辛苦追求都未能得到怜惜。今夜如果有梦,那也无法梦见你在身边。
注释:
- 苦恨:痛苦的怨恨。
- 相逢:相遇,交会。
- 春已晚:春天已经结束,暗示时光的流逝与失去的机会。
- 落花: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罗幕:细薄的帷幕,喻指隔绝。
- 啼鹃:杜鹃鸟的啼叫,常用来表达悲伤或思念。
- 柔情肠:指柔软的情感,心肠。
- 双泪:指眼泪,象征悲伤。
- 君边:指恋人或心上人旁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燕婷,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见长,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末夏初,诗人正经历情感的孤独与失落,借助春天的景象来映射内心的苦痛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周燕婷的《临江仙四首 其四》以春天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充满感伤的情感世界。诗中通过“相逢春已晚”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春天本是生机盎然的象征,但此时却暗含着无奈与孤独,落花的意象则更是将这种感情深化,仿佛在诉说着一段美好却已然逝去的爱情。重重罗幕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跨越的阻隔,虽是物理上的隔离,却更是心灵上的距离。诗人内心的柔情如同断裂的丝线,再也无法在心上人面前流露。最后的“梦不到君边”更是将孤独感推向高潮,梦中也无缘再次相见,强烈的失落感让人不禁为之心痛。这首诗通过简单却深刻的意象,勾画出一个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苦恨相逢春已晚:表达对春天已逝的惋惜,暗示与爱人相遇的时机已晚。
- 落花狂似当年:落花的凋零让人想起了往年的激情,感情依旧强烈。
- 悄然帘下独凄然:独自在帘下,内心凄凉,呈现孤独的情景。
- 重重罗幕隔,隔不住啼鹃:虽有重重阻隔,但内心的痛苦依然如啼叫的杜鹃,无法掩盖。
- 纵有柔情肠已断:即使心中仍有柔情,但感情已断裂。
- 更无双泪君前:再也无法在心上人面前流下眼泪,表达无奈与悲伤。
- 几番辛苦不成怜:多次的努力追求并未换来心上人的怜惜。
- 今宵如有梦,梦不到君边: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再见到爱人,表现了绝望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逝去比作感情的消逝,生动形象。
- 拟人:将“啼鹃”赋予情感,使之成为表达情感的媒介。
- 对仗:如“重重罗幕隔,隔不住啼鹃”,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无奈与惋惜,情感深沉而细腻,令读者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希望和生机,但在诗中却暗含着失去的惋惜。
- 落花:代表美好时光的结束和感情的凋零。
- 罗幕:象征着隔绝与孤独。
- 啼鹃:寓意思念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苦恨相逢春已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忍耐
答案:B -
“重重罗幕隔”中的“罗幕”指的是什么? A. 窗帘
B. 帷幕
C. 墙壁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啼鹃”象征着什么? A. 快乐
B. 思念与悲伤
C. 争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周燕婷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达了对爱情的失落与怀念,前者通过春天的意象,后者则通过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交织,展现出女性在情感上的脆弱与坚韧。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周燕婷诗歌研究》
- 《唐诗宋词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