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渡荷叶浦》
时间: 2025-01-27 03:18: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回渡荷叶浦
作者: 张镃 〔宋代〕
宿雨惊眠变早凉,喜成负便放归航。
山云野树水墨暗,芦叶荷花文绣香。
藉枕冰藤醒倦思,打帘珠浪发清狂。
天围平浦方宜眼,便腹飞帆莫太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宿雨后的清晨,雨水使得天气变得凉爽,诗人因惊醒而意识到天色已早。诗人感到高兴,因为他即将启程归航。远处的山云、野树在墨色的水面上显得暗淡,芦苇叶和荷花散发着香气,仿佛是精美的绣品。诗人靠着冰冷的藤枕,思绪从倦怠中苏醒,打帘时看到珠浪翻滚,心中感到狂喜。眼前的平浦景色正适合观赏,但他又提醒自己不必太过急于启航。
注释:
- 宿雨:昨夜下的雨。
- 惊眠:因雨声或天气变化而惊醒。
- 早凉:清晨的凉意。
- 负便:指负担或装载,常指舟船的行李。
- 归航:返回航行。
- 水墨暗:形容水面映衬的山云和野树如同水墨画般黯淡。
- 文绣香:形容荷花和芦苇叶的美丽和芬芳。
- 藉枕:用藤作枕。
- 清狂:清新的狂放,形容心情愉悦而放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韶,号云邨,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曾担任地方官职。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次归航的旅途中,诗人在经历了一场雨后,心情愉悦,思绪万千。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归程的期待,流露出淡淡的惬意与悠闲。
诗歌鉴赏:
《回渡荷叶浦》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清晨的景象表现了宿雨后的宁静与清新。首联“宿雨惊眠变早凉”直接引入主题,展现了雨后清晨的凉意,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紧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因早醒而感到愉快,暗示着即将启航的期待。
中间两联“山云野树水墨暗,芦叶荷花文绣香”则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自然的美景,水墨暗影与花香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对美的感受力。诗人在这里使用了比喻和对比等手法,使得景物更加生动。
最后两句“天围平浦方宜眼,便腹飞帆莫太忙”则表现了诗人对归航的思考,强调应当珍惜眼前的美丽,不必急于启航,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整首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宿雨惊眠变早凉:昨夜的雨让清晨显得凉爽,诗人被雨声惊醒。
- 喜成负便放归航:诗人感到高兴,因为他即将启程返航。
- 山云野树水墨暗:远山和树木在水面上显得如同水墨画般黯淡。
- 芦叶荷花文绣香:芦苇的叶子和荷花散发出香气,像绣品一样美丽。
- 藉枕冰藤醒倦思:依靠冰冷的藤枕,诗人从疲倦中醒来思考。
- 打帘珠浪发清狂:拉开帘子看到水波荡漾,心中感到狂喜。
- 天围平浦方宜眼:眼前的平浦景色非常宜人,适合欣赏。
- 便腹飞帆莫太忙:尽管风帆在腹中,但不必急于启航。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文绣相比较,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和意境相互呼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观赋予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思考,鼓励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宿雨:象征着新的开始,洗净一切,带来清新。
- 芦叶荷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芬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水墨:暗示着诗人对传统艺术的欣赏,也反映出朦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宿雨惊眠变早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景? A. 夜晚的喧闹
B. 清晨的凉意
C. 白天的炎热
D. 傍晚的宁静 -
诗中提到的“芦叶荷花”用来象征什么? A. 贫穷
B. 美丽与芬芳
C. 战争
D. 旅行 -
诗人对归航的态度是? A. 急于启航
B. 不在意行程
C. 珍惜眼前景色
D. 感到失落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张镃的《回渡荷叶浦》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李白更注重豪情壮志,而张镃则更侧重于细腻的感受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宋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