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上元应制)》
时间: 2025-01-21 00:21: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烟浮禁苑。正绛阙春回,新正方半。冰轮桂华满。溢花衢歌市,芙蓉开遍。龙楼两观。见银烛星球有烂。卷珠帘尽日笙歌,盛集宝钗金钏。堪羡。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喜皇都旧日风光,太平再见。
白话文翻译:
祥瑞的烟雾飘浮在皇宫的禁苑。正是春回大地的时节,新年刚刚过了一半。明亮的月亮像桂花一样圆满。花市和歌市热闹非凡,芙蓉花盛开。从龙楼的两处观景台望去,可以看到银烛照亮的星球璀璨夺目。卷起珠帘,整日都是笙歌,聚集了许多佩戴宝钗和金钏的贵妇。令人羡慕。在华丽的衣裳和香气的环绕中,正是游玩的好时机。风轻柔,夜温暖。花影摇曳,笑声喧哗。满街都是热闹的人群,成群结队,戴着华丽的帽子转来转去。欣喜地看到皇都昔日的繁华景象,太平盛世再次出现。
注释:
- 瑞烟:指祥瑞的烟雾。
- 禁苑:皇宫的园林。
- 绛阙:指皇宫的红色宫门。
- 新正:指新年。
- 冰轮:比喻月亮。
- 桂华:指月亮的光辉。
- 花衢歌市:指热闹的花市和歌市。
- 芙蓉:一种美丽的花。
- 龙楼:指皇宫中的楼阁。
- 银烛:指照明的灯烛。
- 星球:比喻灯火。
- 宝钗金钏:指妇女的装饰品。
- 绮罗:指华丽的衣裳。
- 兰麝:指香气。
- 闹蛾儿:指热闹的人群。
- 斗转:指转来转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康与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社会风貌和宫廷生活。这首诗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繁华景象,展现了太平盛世的欢乐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宋代上元节期间,应制而作,旨在赞美当时的太平盛世和节日的喜庆气氛。
诗歌鉴赏:
这首《瑞鹤仙(上元应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宋代上元节的繁华景象。诗中“瑞烟浮禁苑”、“冰轮桂华满”等句,以祥瑞的烟雾和明亮的月光为背景,烘托出节日的祥和气氛。而“溢花衢歌市,芙蓉开遍”、“卷珠帘尽日笙歌”等句,则生动地描绘了花市的热闹和宫廷的歌舞升平。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情感热烈,充分展现了太平盛世的欢乐和繁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瑞烟浮禁苑”:以祥瑞的烟雾开篇,营造出一种祥和的氛围。
- “正绛阙春回,新正方半”:点明时节,春回大地,新年刚刚过了一半。
- “冰轮桂华满”:用“冰轮”比喻月亮,形容月光明亮。
- “溢花衢歌市,芙蓉开遍”:描绘花市和歌市的热闹,芙蓉花盛开。
- “龙楼两观。见银烛星球有烂”:从龙楼的观景台望去,灯火璀璨。
- “卷珠帘尽日笙歌,盛集宝钗金钏”:宫廷中整日笙歌,贵妇云集。
- “堪羡。绮罗丛里,兰麝香中,正宜游玩”:形容游玩的场景,华丽而香氛四溢。
- “风柔夜暖。花影乱,笑声喧”:描绘夜晚的温馨和热闹。
- “闹蛾儿满路,成团打块,簇著冠儿斗转”:形容人群的热闹和欢乐。
- “喜皇都旧日风光,太平再见”:表达对太平盛世的喜悦和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轮”比喻月亮,“星球”比喻灯火。
- 拟人:如“花影乱”、“笑声喧”等,赋予花影和笑声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瑞烟浮禁苑”与“冰轮桂华满”,“溢花衢歌市”与“卷珠帘尽日笙歌”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繁华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节日喜庆气氛的喜悦。
意象分析:
- 瑞烟:象征祥瑞和吉祥。
- 冰轮:象征明亮和圆满。
- 芙蓉:象征美丽和繁荣。
- 银烛:象征光明和热闹。
- 宝钗金钏:象征富贵和华丽。
- 绮罗:象征华丽和富贵。
- 兰麝:象征香气和美好。
- 闹蛾儿:象征热闹和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冰轮”比喻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灯火
-
诗中“溢花衢歌市”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农田 B. 市场 C. 花市和歌市 D. 宫廷
-
诗中“喜皇都旧日风光,太平再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愤怒 C. 喜悦 D. 悲伤
答案:
- B. 月亮
- C. 花市和歌市
- C.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同样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
- 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通过元宵节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对比:
-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相比,康与之的这首诗更加注重描绘宫廷的繁华和节日的喜庆。
- 与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相比,康与之的诗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康与之诗集》
- 《中国古代节日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