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宴送李宣徽》

时间: 2025-01-10 23:17:09

匈奴旧畏李将军,今日重来几代孙。

旗尾飘扬山烧裂,马啼腾踏塞尘昏。

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

幕府事闲刁斗静,碧潭佳景日开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御宴送李宣徽
司马光〔宋代〕

匈奴旧畏李将军,
今日重来几代孙。
旗尾飘扬山烧裂,
马啼腾踏塞尘昏。
降王稽颡朝南阙,
天子垂衣御北门。
幕府事闲刁斗静,
碧潭佳景日开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李将军的威风与荣耀。匈奴以前就畏惧李将军,如今他的后代再次出现。战旗在山巅飘扬,仿佛山都被烧裂,战马嘶鸣,尘土飞扬。降服的王朝向南朝拜天子,皇帝亲自披衣在北门迎接。幕府的事务清闲,刁斗也静止下来,碧潭的美景映衬着美酒的开樽。

注释

  •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曾多次侵扰中原。
  • 李将军:指李广,西汉名将,以勇猛著称。
  • 稽颡:表示叩头,古时朝拜的礼仪。
  • 垂衣:形容天子衣带轻垂,表示威仪。
  • 幕府:指朝廷、政府。
  • 刁斗:古代军中用具,声响清脆,常用于报信。
  • 碧潭:形容清澈的水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编纂《资治通鉴》而闻名,主张以史为鉴,治国安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李宣徽被朝廷召回的宴会上,是对李将军的赞美,表达了对他过去战功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御宴送李宣徽》是一首以送别为主题的诗,展现了李将军的威名和对国家的贡献。诗中开篇以“匈奴旧畏李将军”引入,直接点明了李将军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给读者以强烈的历史感。接着描绘了战旗飘扬、战马嘶鸣的壮阔场景,展现了战斗的紧张氛围和将军的威武形象。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转而描绘朝廷的安宁与美好,强调了李将军的功勋使得国家得以安稳。通过“幕府事闲刁斗静”的描写,表现了李将军的功劳带来的和平局面。最后以“碧潭佳景日开樽”收尾,传达了对李将军的祝福,寓意着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匈奴旧畏李将军:表明李将军的威名,历代敌人都对他心存畏惧。
  2. 今日重来几代孙:暗示李将军的后代再度出现,继续传承其荣耀。
  3. 旗尾飘扬山烧裂:形象描绘战旗在山间迎风飘扬,气势磅礴。
  4. 马啼腾踏塞尘昏:描写战马奔腾,扬起的尘土昏暗了视线。
  5. 降王稽颡朝南阙:降服的敌国首领朝拜天子,表现出对皇权的尊重。
  6. 天子垂衣御北门:皇帝亲自迎接,彰显其威仪。
  7. 幕府事闲刁斗静:朝廷事务清闲,武器静止,象征和平安宁。
  8. 碧潭佳景日开樽:美好的环境与美酒相伴,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降王稽颡朝南阙,天子垂衣御北门”。
  • 夸张:如“旗尾飘扬山烧裂”形象地夸张了战斗的激烈。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在于颂扬将军的卓越贡献,表达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珍视,同时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匈奴:象征外敌的威胁。
  • 将军:代表忠诚与勇气。
  • 天子:象征权威与权力。
  • 碧潭:象征美好与和平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匈奴”指的是哪一民族?
    A. 汉族
    B. 北方游牧民族
    C. 南方民族
    答案:B

  2. “幕府事闲刁斗静”表达了怎样的情境?
    A. 战斗频繁
    B. 国家安宁
    C. 纷争不断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李将军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李广
    C. 李世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出塞》 王昌龄

诗词对比

  • 《出塞》与《御宴送李宣徽》都是描写战争与将军的诗作,但前者侧重于对边疆生活的描绘,后者更强调将军的功绩和朝廷的安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
  • 《司马光与他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