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云山房诗》

时间: 2025-01-11 22:36:40

东山之云英英兮,积白雪待曾冰兮,吾与云静时行而藏兮。

东山之云灵灵疠二友风伯子雨江兮,吾与云动时止而通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怡云山房诗
作者:杨维桢 〔元代〕

东山之云英英兮,
积白雪待曾冰兮,
吾与云静时行而藏兮。
东山之云灵灵疠二友风伯子雨江兮,
吾与云动时止而通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东山上的云彩,像英俊的青年一样,积聚着白雪,等待着曾经的冰。诗人和这些云彩在宁静的时光中行走并隐匿。而东山上的云彩又像灵动的朋友,风和雨在这里交汇,诗人与云彩在动与静之间交流和沟通。

注释:

  • 英英:形容云彩的样子,像英俊的青年。
  • 积白雪:指云层中凝聚的白雪。
  • :此处表示灵动、机灵。
  • 伯子:对风的称呼,指风神。
  • :指雨的形态,雨水如江河般流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充分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

创作背景:

《怡云山房诗》创作于杨维桢隐居于东山之时。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元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怡云山房诗》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东山的云彩,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将云的形态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诗的开头提到“东山之云英英”,用以形容云彩的灵动和活泼,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积雪的意象则带来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与云之间的互动表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融入。这种“静时行而藏”的状态,既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寻。最后提到风和雨的二友,更是彰显了自然的多元与变化,诗人通过这种人与自然的对话,传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这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象,更富有人生哲理,体现了杨维桢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山之云英英兮:描绘东山上的云彩,形态灵动。
  2. 积白雪待曾冰兮:云层中凝聚着白雪,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3. 吾与云静时行而藏兮:诗人与云在宁静的时光中同行,隐匿于自然。
  4. 东山之云灵灵疠二友风伯子雨江兮:云彩灵动,像风和雨的朋友,象征自然的变化。
  5. 吾与云动时止而通兮:诗人与云在动与静之间交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英俊青年”,赋予其生命力。
  • 拟人:云、风、雨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节奏感,使整首诗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通过对云彩、风雨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变化。
  • 白雪:象征纯洁与宁静。
  • 风、雨: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风伯子”指的是什么?

    • A) 人名
    • B) 风神
    • C) 一种花
    • D) 山的名字
  2. 填空题:诗的开头描绘了东山的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对/错)

答案:

  1. B) 风神
  2. 云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同样描绘自然与生活的关系。
  • 《静夜思》(李白):探索人内心与自然的联系。

诗词对比:

  • 《望庐山瀑布》(李白):同样以自然为题材,展现壮丽景色,而《怡云山房诗》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