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藏园初度》

时间: 2025-01-11 08:10:04

游屐名山遍,归装旧帙多。

牛腰束笋问如何。

好当轻鞍细马美人驮。

园竹经时长,篱花待客过。

重阳前后笑颜酡。

还祝庄椿岁唱百年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歌子·藏园初度
游屐名山遍,归装旧帙多。
牛腰束笋问如何。
好当轻鞍细马美人驮。
园竹经时长,篱花待客过。
重阳前后笑颜酡。
还祝庄椿岁唱百年歌。


白话文翻译:

游玩名山遍地,归来的行囊却是旧书多。
问牛腰束的笋如何,与轻鞍细马美人一起驮。
园中的竹子经过时间的滋养,篱笆上的花儿在等待客人光临。
在重阳节前后,笑容满面,面色红润。
还祝愿庄椿的岁月能唱百年长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游屐:指游玩时穿的鞋子,暗示诗人游历的经历。
  • 名山:指名声在外的山,象征游历的广泛。
  • 归装:归来的行装,强调归途的物品。
  • 牛腰:指束着笋的腰身,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生活细节。
  • 轻鞍细马:形容轻便的马匹,暗示轻松自在的生活。
  • 园竹篱花:自然景物的描写,象征生机与等待。
  • 重阳:指重阳节,象征节日和团聚的氛围。
  • 庄椿:指长寿的象征,寓意祝福。

典故解析:
“重阳”节源于古代的庆祝活动,重阳节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寓意长寿和美好祝愿。诗中提及的“百年歌”,表达了对长久生命的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昌绶(1830年-1892年),字仲璋,号天台,晚号石龄,清代著名画家和诗人,擅长花鸟画。其诗词兼具清新和细腻的特色,常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吴昌绶的游历时期,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流露出对朋友欢聚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情,反映了清代文人悠闲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南歌子·藏园初度》是一首充满生机与自然气息的词作,吴昌绶通过描绘游历的经历和身边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诗的开头,通过“游屐名山遍”和“归装旧帙多”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游历名山后归来的情景,似乎在暗示游历的丰富和书籍的积累,象征着知识的获得与内心的充实。

接着,诗人以“牛腰束笋问如何”引入细腻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在对园竹和篱花的描绘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出自然的气息和期待来客的情景,暗示了人际关系的温暖和社交的美好。

重阳节的提及,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使整首诗具备了时令的特征。而“还祝庄椿岁唱百年歌”的祝愿则是对长寿与富贵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对友人的真诚祝福。

整首词以轻松愉悦的语气,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游屐名山遍:游历名山,表明诗人经历丰富。
  2. 归装旧帙多:归来的行李中旧书很多,象征知识的积累。
  3. 牛腰束笋问如何:细节描写,表现生活中的乐趣。
  4. 好当轻鞍细马美人驮:描绘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且有美人的陪伴。
  5. 园竹经时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6. 篱花待客过:自然的美丽在等待朋友的到来,体现人情味。
  7. 重阳前后笑颜酡:重阳节的欢庆,表现出喜悦的氛围。
  8. 还祝庄椿岁唱百年歌:对未来长寿的祝愿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游屐”比喻心灵的自由与探索。
  • 拟人:篱花“待客”,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轻鞍细马”、“笑颜酡”,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游历自然、描绘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和对长久幸福的祝愿,体现了清代文人洒脱的生活态度和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屐:象征旅行与探索。
  • 名山:象征高尚的追求与理想。
  • 园竹:象征生命的坚韧与成长。
  • 篱花:象征友谊与温暖的情感。
  • 重阳:象征团聚与长寿的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吴昌绶的《南歌子·藏园初度》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景观
    B. 友谊与祝愿
    C. 历史事件
    D. 战争与和平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节日是__

  3. 判断题:诗中“篱花待客过”表现了对客人的期待。
    (对/错)

答案:

  1. B
  2. 重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南歌子·藏园初度》《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与人情,但《春江花月夜》更强调月夜的孤独与思乡情,而《南歌子》则展现了友谊与欢聚的温暖。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3. 《吴昌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