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长芦江口》
时间: 2025-01-11 06:20: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长芦江口
作者: 梅尧臣
篙师柂工相整衣,
龙女庙中来宰豨。
野祝击鼓降神语,
老鸦衔肉上树飞。
长江无风平似削,
两橹夹舸行将归。
南国山川都不改,
伤心慈姥旧时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长芦江口的一幅场景:撑船的人和划船的人衣着整齐,来到龙女庙准备祭祀。野外的祭祀者敲打鼓乐,祈求神明的降临,而一只老鸦衔着肉飞上树去。长江上风平浪静,水面似乎被削平,两只橹夹着小船缓缓归航。南国的山川依旧如昔,然而让我伤心的是,慈祥的老母亲已经不在了,我只能怀念昔日的情景。
注释:
- 篙师:指的是撑船的人。
- 柂工:指的是划船的人。
- 宰豨:在这里指的是祭祀的仪式。
- 野祝:指在野外进行祭祀的祭师。
- 降神:指神明降临的仪式。
- 慈姥:慈祥的母亲,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故去的母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梦云,号香山,江苏吴江人,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晚年,或许是在他回忆故乡、怀念亲人时写下。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时光和亲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长芦江口的宁静场景。开篇的“篙师柂工相整衣”展示了人们的整齐与庄重,紧接着的祭祀场景又增添了神秘的宗教色彩。野祝的鼓声和老鸦的飞翔,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微妙关系。长江的平静水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和谐,但随着最后两句的转折,诗人的情感逐渐沉重,表现出对母亲的思念与对过去时光的感慨。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手法,增强了节奏感,同时在意象上也呈现出一种对比的美感,由静入动,由景入情,让读者在欣赏之余,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篙师柂工相整衣:描绘出撑船与划船的人整齐的衣着,显示出活动的规律性和庄重性。
- 龙女庙中来宰豨:提到祭祀龙女的场景,暗示着人们对神灵的崇敬。
- 野祝击鼓降神语:展现祭祀活动的热闹与神秘,野外的祭师通过击鼓呼唤神明。
- 老鸦衔肉上树飞:象征着生命与死亡的交错,老鸦常被视为不吉之鸟,这里暗含对死亡的思考。
- 长江无风平似削:描绘江面平静如镜,象征内心的宁静。
- 两橹夹舸行将归:小船缓缓驶回,暗示归家的希望。
- 南国山川都不改:自然景观依旧,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伤心慈姥旧时矶: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与前面的和谐形成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削平,形象地传达了静谧的感觉。
- 对仗:如“篙师柂工”、“两橹夹舸”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野祝击鼓,赋予了人类情感的色彩。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美景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 龙女庙:象征着崇拜与信仰,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
- 老鸦:象征着死亡与哀伤,暗示着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 长江:代表着时间与生命的流逝,江水的平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伤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篙师”指的是什么?
A. 划船的人
B. 撑船的人
C. 渔夫
D. 祭祀者 -
“龙女庙中来宰豨”中的“宰豨”意指什么?
A. 吃猪肉
B. 进行祭祀
C. 祭拜龙女
D. 采野菜 -
诗中的“老鸦”象征着什么?
A. 生机
B. 吉祥
C. 不幸与死亡
D. 亲情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除梅尧臣的作品外,可以推荐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有相似的乡愁主题。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发长芦江口》和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关注人情与乡愁,而后者则突显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然的向往,二者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年谱》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