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新霁》

时间: 2025-02-04 16:15:06

一雨喜还晴,晓山青复青。

乔松清老眼,啼鸟悦幽情。

与客评诗卷,看僧育佛经。

更怜清绝处,泉泻佩琚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雨喜还晴,晓山青复青。
乔松清老眼,啼鸟悦幽情。
与客评诗卷,看僧育佛经。
更怜清绝处,泉泻佩琚声。

白话文翻译

下了一场雨,天气终于放晴,让人感到愉悦,晨曦中的山显得更加青翠。
高大的松树在清新的空气中让人感到眼睛舒服,鸟儿的啼鸣让人心情愉悦。
我和朋友一起评论诗卷,观看僧人讲解佛经。
更令人怜惜的是那清幽绝世之地,泉水流淌的声音如同佩饰的叮当声。

注释

  • 一雨喜还晴:指下过一场雨后,天气转晴的情景。
  • 晓山青复青:晨光照耀下的山显得更加青翠。
  • 乔松:高大的松树,象征高洁与坚韧。
  • 清老眼:清新的空气让人的眼睛感到舒服。
  • 啼鸟悦幽情:鸟儿的鸣叫让人体验到幽静的乐趣。
  • 评诗卷:评论诗歌的作品。
  • 育佛经:僧人传授佛教经典。
  • 清绝处:极为清幽的地方。
  • 泉泻佩琚声:泉水流淌的声音像佩饰的叮当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卫宗武是宋代的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卫宗武游山玩水之际,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

诗歌鉴赏

《山中新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山水的清新与生机。首句“一雨喜还晴”,直接引入了诗的主要场景,表达了雨后天气转晴的愉悦心情。接着“晓山青复青”则生动地描绘了晨曦中青翠的山景,仿佛让读者感受到清晨的空气是多么的清新。诗中高大的松树和鸟儿的鸣叫,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与友人评诗、看僧讲经的场景,则反映了诗人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与享受,充满了对知识与精神追求的渴望。最后两句“更怜清绝处,泉泻佩琚声”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清幽之地的深切怜惜和对自然音乐的陶醉。

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思想,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雨喜还晴:通过简单的对比,表现了雨后的清新与愉悦。
  2. 晓山青复青:强调了雨后晨光下的山的生机与美丽。
  3. 乔松清老眼:高大的松树让人心旷神怡,传达出自然的清新。
  4. 啼鸟悦幽情:鸟鸣声让人感到心情愉悦,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5. 与客评诗卷:与朋友共同分享诗歌的乐趣,增添了文化气息。
  6. 看僧育佛经:表现了对文化、宗教的尊重与向往。
  7. 更怜清绝处:对自然幽静之地的深情眷恋。
  8. 泉泻佩琚声:泉水流淌的声音如同美妙的乐器,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泉泻佩琚声”将泉水流动的声音比作佩饰的叮当声,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与客评诗卷,看僧育佛经”,工整且富有节奏感。
  • 拟人:鸟儿的啼鸣被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人文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稳重与永恒,代表自然之美。
  • :象征坚韧、高洁,体现诗人的品格。
  • :象征自由与生命,传达愉悦的情感。
  • :象征纯洁与生机,代表自然的声音与音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a) 雪山
    b) 雨后山水
    c) 沙漠

  2. 诗中提到的“乔松”象征着什么? a) 谦逊
    b) 高洁与坚韧
    c) 富贵

  3. 诗人和朋友一起做什么活动? a) 看风景
    b) 评诗卷
    c) 采茶

答案

  1. b) 雨后山水
  2. b) 高洁与坚韧
  3. b) 评诗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卫宗武的《山中新霁》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山水的清新,但卫宗武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寂静与空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