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时间: 2025-01-11 02:57:59

尝闻观蹄涔,讵识海水大。

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

平吞江作练,远泻河如带。

终日郡楼间,欲取长鲸鱠。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尝闻观蹄涔,讵识海水大。
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
平吞江作练,远泻河如带。
终日郡楼间,欲取长鲸鱠。


白话文翻译:

我曾听人说,海水如同涟漪,
却怎么能知道它是如此浩瀚。
海水浩浩荡荡,似乎与天空融为一体,
滔滔江水与众多河流在此汇聚。
江水平平地流淌,远处的河流像带子一样延展。
我整天待在郡楼之中,想要捕捉那长长的鲸鱼。


注释:

  • 观蹄涔:指观察到的水面涟漪,形容海水的细腻。
  • 浩浩:形容水势浩大,广阔无边。
  • 滔滔:形容水流奔涌不息。
  • 平吞江作练:意为平静地吞噬江水,形象描绘江河相互交融的场景。
  • :一种用鲸鱼肉制成的食物,寓意对海洋资源的渴望。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鲸鱠”体现了古人对大海及其资源的向往与珍惜。诗中通过对海水的描绘,引发人们对海洋的无限遐想和敬畏,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香山居士,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尤以其山水田园诗最具代表性。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梅尧臣游历南徐时,正值对海洋景象的感慨与赞叹,借景抒情,表达他对自然壮丽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是一首表现海洋壮丽景象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尝闻观蹄涔”引入,表现了诗人对海的初步印象与思考。接着,诗人用“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描绘出海水与天空融为一体的广阔场景,展现了自然的无穷魅力。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厚。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类渺小与自然伟大的思考。最后一句“欲取长鲸鱠”则表现了对海洋资源的向往,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与渴求。

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形象,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表现出梅尧臣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诗人展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尝闻观蹄涔:表达了诗人对海水的初步知识,表现出对未知的好奇。
  2. 讵识海水大:反问句,强调海水的浩瀚让人难以识别。
  3. 浩浩与天同:描绘海面与天空相接的壮丽景色。
  4. 滔滔众流会:众多河流汇聚于海,表现了水流的奔腾与合流的壮观。
  5. 平吞江作练:借用“平吞”形容海水的能量,形象生动。
  6. 远泻河如带:描绘远处河流的延展,增强了诗的空间感。
  7. 终日郡楼间:表现诗人一天的闲暇时光。
  8. 欲取长鲸鱠:以鲸鱼的食用表达对海洋资源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泻河如带”,把河流比作带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浩浩与天同,滔滔众流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用“讵识”引导读者思考海的浩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海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与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依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水:象征广阔与无边,暗示自然的力量。
  • 鲸鱼:代表海洋丰富的资源,寓意人类对自然的渴望与依赖。
  • 江河: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体现自然的流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浩浩与天同”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天空的美丽
    b. 海水的浩瀚
    c. 河流的急促
    答案: b

  2. “欲取长鲸鱠”中“鱠”指的是什么? a. 鱼类
    b. 一种食物
    c. 海洋
    答案: b

  3. 诗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哪些? a. 拟人
    b. 比喻与对仗
    c. 排比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琵琶行》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更侧重于山川的壮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2. 白居易的《琵琶行》则通过音乐引发对人生遭遇的感怀,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梅尧臣的《和颖上人南徐十咏其五望海楼》,以及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