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饮百花洲四首
作者:黎廷瑞 〔宋代〕
原文展示:
桃花绕屋竹参天,曾向湖西住五年。
回首但余葵麦在,古今何必更桑田。
白话文翻译:
桃花环绕着我的房屋,竹子直插云天。
我曾在湖西居住了五年,回头看看,只有葵花和麦子在生长。
古今之间,何必再说桑田的变化?
注释:
- 桃花:桃花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 绕屋:环绕房屋,显示出自然之美。
- 竹参天:竹子生长得高大,直入云天,象征着坚韧和向上的精神。
- 湖西:指作者曾经生活的地方,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 葵麦:葵花和小麦,象征着丰收和生活的基本。
- 桑田:指的是土地的变化,常用来比喻时光流转和人生的变迁。
典故解析:
“桑田”源于古代对土地的称呼,传说中桑田是指桑树生长的田地,象征着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诗中提到桑田变化,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自然,追求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居住的湖西,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对时光流逝的哲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桃花和竹子为引子,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过往的回忆。前两句以生动的景象点明了诗人曾经的居所,桃花与竹子的意象不仅美丽,也富有象征意义,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后两句则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虽然葵花和麦子依旧在生长,但对比之前的桃花竹影,似乎暗藏了一丝惆怅。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桃花绕屋竹参天”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桃花环绕着房屋,竹子高耸入云,呈现出自然之美,表现了诗人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 第二句:“曾向湖西住五年”引入个人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过去五年居住地的珍惜。
- 第三句:“回首但余葵麦在”通过回望,揭示了时间的流逝,虽有葵花和麦子,但缺少了曾经的桃花竹影。
- 第四句:“古今何必更桑田”引申出哲理,强调古今变化的无常,劝诫人们对变化保持淡然。
-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的结构相对称,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比喻:桃花和竹子不仅是自然景物,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理想。
- 反问:最后一句以反问形式,深入探讨时间的流逝,启发读者思考。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淡然与哲思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美好与青春,代表着生命的开始。
- 竹子:象征坚韧和高尚,寓意着人生态度的追求。
- 葵麦:象征生活的基本与丰收,体现现实的生活状态。
- 桑田:象征时间的流转与无常,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桃花绕屋”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忧伤
b) 美好与生命
c) 变化无常
答案:b) 美好与生命 -
下列哪一句反映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 a) 回首但余葵麦在
b) 古今何必更桑田
c) 桃花绕屋竹参天
答案:a) 回首但余葵麦在 -
“桑田”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时间的变化
c) 自然景观
答案:b) 时间的变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黎廷瑞的《饮百花洲四首》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黎廷瑞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经历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悲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相关的古典诗词研究文章与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