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甲申岁闰月游焦山》
时间: 2025-01-27 03:11: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隆兴甲申岁闰月游焦山
荒村日晴雪犹积,
系缆焦公山下石。
江翻断崖石破碎,
瘞鹤千年有遗迹。
瘦藤百级跻上方,
浮玉南北法中央。
樯午如林出烟浦,
酒船远与帆低昂。
老鸱盘风舞江南,
杀气淮南望中见。
神龙只合水底眠,
为洗乾坤起雷电。
观音岩前竹十寻,
大士不死知此心。
醉归更唤殷七七,
賸种好花开鹤林。
白话文翻译:
在阳光明媚的一天,荒村的雪还未融化,
缆绳系在焦公山下的石头上。
江水在断崖间翻滚,石头破碎不堪,
埋葬的鹤在这里留下千年的遗迹。
瘦弱的藤蔓步步攀升,
浮玉般的景色南北相对,映射出中央的法理。
树桅如林出现在烟雾弥漫的水面,
酒船远去,帆影低低扬起。
老鸱在风中盘旋,舞动着江南的气息,
在淮南的方向可以看到杀气。
神龙只适合在水底沉眠,
为洗净天地而引发雷电。
观音岩前的竹子高达十寻,
大士不死,知晓我此刻的心情。
醉后我更呼唤殷七七,
剩下的种子在鹤林中绽放美丽的花朵。
注释:
- 荒村:指偏僻的村落。
- 系缆:系住缆绳,表示停靠或固定。
- 焦公山:特指焦山,可能与道教有关。
- 瘞鹤:指埋葬的鹤,象征着长久与遗迹。
- 浮玉:比喻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景象。
- 樯:船桅。
- 老鸱:指老猫头鹰,象征着智慧与沉默的观察者。
- 神龙:在水底沉睡的龙,象征着力量与神秘。
- 观音岩:道教或佛教的圣地,象征着慈悲与守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元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隆兴甲申年,正值闰月,作者游览焦山,感受到自然的美景与人文的沉淀,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历史的追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焦山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丰富。开篇的“荒村日晴雪犹积”,通过对比,展现了荒凉村落与晴日的美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孤寂的氛围。接着“江翻断崖石破碎”,描绘了江水在崖壁间的奔腾,展现出自然的力量与无情。
诗中提到的“瘞鹤千年有遗迹”,则寄托了对历史的思考,千年鹤的遗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同时,诗人用“醉归更唤殷七七”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诗人内心的欢愉。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透出对生命、历史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的开头描绘了荒村在阳光照耀下的景象,雪仍然积存,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 接着描绘了焦公山下的景象,缆绳系于石头,暗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 “江翻断崖石破碎”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力量,突显了人类渺小。
- “瘞鹤千年”则引发对历史的思考,时间的流逝与遗迹的存在。
- “瘦藤百级跻上方”,表现了攀登的艰辛与向上的决心。
- 后文中描绘了江面上的景象,酒船与帆影交相辉映,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水乡图景。
- “老鸱盘风舞江南”则暗示着自然与人的交融。
- 最后几句回归到内心的感悟,诗人醉后呼唤朋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
-
修辞手法:
- 比喻:“浮玉南北法中央”,将景象比作美玉,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老鸱盘风舞”,给自然赋予了人的特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江翻断崖”和“酒船远与帆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对历史的思考及对友情的珍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荒村:象征人迹罕至,表达孤独感。
- 焦山:代表自然的伟岸与人文的厚重。
- 瘞鹤:象征历史遗存,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江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力量。
- 观音岩:象征慈悲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瘞鹤”,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自然的力量
C. 友情的珍贵 -
诗的开头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雨天
B. 雪天
C. 太阳明媚的日子 -
“醉归更唤殷七七”中,“唤”字的意思是? A. 叫醒
B. 呼叫
C. 想念
答案: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韩元吉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韩元吉更注重历史的沉淀与人文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彰显对自然的豪放与个体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汉魏六朝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