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同方舟上人登师子岩作》
时间: 2025-01-27 04:13: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日下前峰,轻烟生远林。
云霞媚馀姿,松柏澹清阴。
振策纵幽步,披榛陟层岑。
槿花篱上明,莎鸡草间吟。
凉风自西来,飗飗吹我襟。
荣华龙几时,摇落方自冷。
逝川无停波,急弦有哀音。
顾瞻望四方,怅焉愁思深。
白话文翻译
夕阳西下,照耀着前面的山峰,轻烟在远处的树林中升起。
云霞映照着余晖,松柏间透出淡淡的清阴。
我轻轻策马,悠然行走,穿过杂草,攀登层峦。
槿花在篱笆上盛开,莎鸡在草间低吟。
凉风从西方吹来,阵阵凉意袭人襟。
荣华富贵究竟要到何时才能拥有,随着时光流逝,终将冷却。
流水无止息,急促的弦音中透着哀伤。
我环顾四周,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惆怅与愁思。
注释
- 落日:指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
- 轻烟:指袅袅升起的烟雾,营造出朦胧的意境。
- 云霞:晚霞,表示天边的美丽景象。
- 松柏:常青树,象征坚韧与长久。
- 振策:指策马行走,表现出悠然自得的状态。
- 榛:指榛子树,常生长在丘陵地带。
- 莎鸡:一种小鸟,常在草丛中出没,象征自然的生机。
- 飗飗:形容风轻轻吹拂的样子。
- 荣华:指富贵与荣华,常与时光流逝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基,字伯温,号季高,元代诗人、政治家,曾任官职,因其才华出众而受到重用。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反映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晚同方舟上人登师子岩作》写于诗人晚年的某次登山之旅,诗中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及内心的惆怅。开篇描绘落日与轻烟,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幽远的意境。随着诗句的推进,云霞的美丽与松柏的清阴交相辉映,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诗中“振策纵幽步”一句,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而后对槿花与莎鸡的描写,则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自然的细节与景象,构成了诗人内心感受的外在表现。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内心的思考,“荣华龙几时,摇落方自冷”,使人感受到一种人生无常的感慨。时间的流逝与荣华的短暂,令诗人感到无奈与惆怅。最后两句“逝川无停波,急弦有哀音”,更是将内心的悲伤与无奈表露无遗,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绘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日下前峰:描述夕阳照耀山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轻烟生远林:轻烟升起,营造出朦胧的幽静氛围。
- 云霞媚馀姿:晚霞的美丽映衬着自然的迷人景色。
- 松柏澹清阴:常青的松柏间透出的清爽气息,象征着坚韧与永恒。
- 振策纵幽步:悠然自得的骑马行走,表现出诗人的闲适心情。
- 披榛陟层岑:穿过杂草,攀登高山,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 槿花篱上明:槿花的绽放,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莎鸡草间吟:自然中生机勃勃的景象,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 凉风自西来:凉风吹拂,带来一丝清爽,令人心旷神怡。
- 荣华龙几时:对荣华富贵的思索,暗示人生的无常。
- 摇落方自冷:时间的流逝使得荣华逐渐消逝,冷却。
- 逝川无停波:流水象征时间的无情与不停。
- 急弦有哀音:音乐带来的哀伤,映射内心的感伤。
- 顾瞻望四方:环顾四周,展现出诗人对世界的思考。
- 怅焉愁思深:内心的惆怅与忧虑,最终凝聚成深深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流水,强调其无情。
- 拟人:如“凉风自西来”,使自然有了生命。
- 对仗:如“荣华龙几时,摇落方自冷”,形成了节奏与韵律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深沉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轻烟: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朦胧。
- 槿花: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莎鸡: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凉风:传递出一种清新的感觉,与内心的愉悦相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荣华龙几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C. 对友人的思念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槿花”象征着____。
-
判断题:诗中“逝川无停波”意在强调时间的流逝是可逆的。
- A. 正确
- B. 错误
答案
- B
- 生命的美好与希望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基的这首诗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而李白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思乡之情。两者在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刘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