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题《东海劳歌》》

时间: 2025-01-11 19:53:48

海上有仙山。

东望漫漫。

往来潮汐那曾闲。

试问三清清几许,恼煞黄冠。

倦鸟早知还。

鹤唳遥传。

闷来点笔写烟峦。

犹有耐冬花一树,伴影松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海上有仙山。东望漫漫。往来潮汐那曾闲。试问三清清几许,恼煞黄冠。倦鸟早知还。鹤唳遥传。闷来点笔写烟峦。犹有耐冬花一树,伴影松坛。

白话文翻译:

海上有座仙山,向东望去无尽的辽阔。潮汐的往来从未停歇,试问三清的境界到底有多高,真让人恼火。疲倦的鸟儿早已知道归来,而白鹤的鸣叫远远传来。心中烦闷时,随意点笔写下烟雾缭绕的山峦。即使如此,冬天仍有一树耐寒的花朵,伴随着松树的影子。

注释:

  • 仙山: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山,象征着理想的境界或超脱的生活。
  • 三清:指道教的三位尊神,象征着最高的道德与精神境界。
  • 黄冠:指道士,通常戴黄冠,代表道教的修行者。
  • 倦鸟:指疲倦的鸟,暗指归家的心情。
  • 鹤唳:白鹤的叫声,象征高洁与自由。
  • 耐冬花:即腊梅,冬天开花,象征坚韧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仁虎(生卒年不详)是近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以抒怀、咏志为主,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对自然景观的沉思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之时,反映了作者对道教哲学的思考及对自由、归属的渴望。

诗歌鉴赏:

《浪淘沙 题《东海劳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意象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海上仙山的壮丽景象,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境界。作者用“东望漫漫”展现出辽阔的视野,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人生的思考。潮汐的不断往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隐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在诗中,作者通过“试问三清清几许”抒发了对道教理想的追求与困惑,表现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探寻。倦鸟的意象则传达了归属感与安定的渴望,鹤唳的远传则象征着自由与孤独。而“点笔写烟峦”则是作者在烦闷时的自我调适,体现出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

最后一句“犹有耐冬花一树,伴影松坛”更是以冬天的腊梅,象征着坚韧与希望,暗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依然能够找到美的存在与内心的宁静。总体而言,此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清新而又深邃的思想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上有仙山:引入浩瀚的海洋,点明主题。
  2. 东望漫漫:描绘视野的辽阔,象征着无限的追求。
  3. 往来潮汐那曾闲:潮汐的往来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4. 试问三清清几许,恼煞黄冠:对道教理想的追问,表现出内心的烦恼与挣扎。
  5. 倦鸟早知还:表达对归属的渴望。
  6. 鹤唳遥传:象征自由与孤独,传达出一种高洁的情怀。
  7. 闷来点笔写烟峦:自我调适的方式,表达内心的烦闷与对美的追求。
  8. 犹有耐冬花一树,伴影松坛:以坚韧的花朵象征希望,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仙山”比喻理想中的境界。
  • 拟人:如“倦鸟早知还”,表现出鸟儿的情感。
  • 对仗:如“海上有仙山,东望漫漫”,平衡的结构使诗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结合对道教理想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山:象征理想与精神追求。
  • 潮汐:象征时间、生命的流动与无常。
  • 倦鸟:象征归属感与安定。
  • 耐冬花:象征坚韧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山”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境界
    • B. 现实的困境
    • C. 物质的享受
  2. “倦鸟早知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由
    • B. 归属感
    • C. 迷茫
  3. 诗中“耐冬花一树”暗示了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坚韧与希望
    • C. 无奈与失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浪淘沙 题《东海劳歌》》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出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豪放与奔放,而夏仁虎的诗则更为细腻与内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词创作》
  • 《近代诗人研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