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咏贵妃》

时间: 2025-01-26 04:06:36

醉舞笑飞鸿。

云鬓蓬松。

温泉水滑带香浓。

浴罢霓裳新度曲,春色忽忽。

寂寞华清宫。

雨打梧桐。

一声孤雁叫当空。

萧瑟空余千古恨,怨杀秋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咏贵妃
作者: 吴禄贞

醉舞笑飞鸿。云鬓蓬松。温泉水滑带香浓。
浴罢霓裳新度曲,春色忽忽。寂寞华清宫。
雨打梧桐。一声孤雁叫当空。
萧瑟空余千古恨,怨杀秋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丽的贵妃醉舞的情景,舞姿如飞鸿般轻盈。她的云鬓蓬松,仿佛刚刚沐浴过温泉,身上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洗浴过后,贵妃换上了新的霓裳,舞曲悠扬,春色盎然。然而,华清宫内却显得寂寞无比,雨打梧桐,一声孤雁在空中哀鸣。诗人在此感慨,留下的唯有千古的遗恨,怨恨这萧瑟的秋风。

注释

  • 醉舞:指在酒意下的舞蹈,形容贵妃的舞姿轻盈。
  • 飞鸿:比喻轻快的舞姿。
  • 云鬓:古代女子的发型,形容发型华美。
  • 温泉水滑带香浓:形容沐浴后的清新和芳香。
  • 华清宫:指唐代著名的宫殿,贵妃常在此处居住。
  • 孤雁:孤独的雁,象征着孤寂与哀伤。
  • 千古恨:历史留下的遗恨,指对贵妃命运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禄贞(1928-1997),当代诗人,精通古典诗词,其作品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多变。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对唐朝历史人物王贵妃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对盛唐繁华与珍贵爱情的追忆,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感慨与悲伤。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 咏贵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王贵妃的绝世风采以及其背后的孤独与遗憾。首句“醉舞笑飞鸿”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轻快而又富有生机的场景,贵妃的舞姿宛如飞鸿,轻盈而优雅,展现出她的活泼与风华。接下来的描写则更为细腻,云鬓的蓬松和温泉水的滑腻,构建了一个温柔而香气四溢的画面,突显了贵妃的美丽。

然而,随着诗意的推进,环境的变化开始显露出一丝阴影。“寂寞华清宫”一句,瞬间将气氛转为冷清,华清宫的寂寞与雨打梧桐的凄凉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在美的欣赏中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惆怅。“一声孤雁叫当空”,孤雁哀鸣,象征着离愁与寂寞,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贵妃命运的悲观感慨。

最后的“千古恨,怨杀秋风”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历史的沉重感与秋风的萧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悲壮的画面,令人唏嘘不已。整首诗在生动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醉舞笑飞鸿:描写贵妃的舞蹈轻快如飞鸿,充满生机。
    • 云鬓蓬松:形容贵妃的发型柔美,暗示她的娇媚。
    • 温泉水滑带香浓:突显沐浴后的贵妃如花般的芬芳。
    • 浴罢霓裳新度曲:描绘贵妃沐浴后换上新衣,舞曲悠扬。
    • 春色忽忽:春天的美景转瞬即逝,暗含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寂寞华清宫:华清宫的空寂,反映了贵妃的孤独。
    • 雨打梧桐:自然现象与人事相结合,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一声孤雁叫当空:孤雁的哀鸣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 萧瑟空余千古恨:感慨历史的悲惨与无奈,留下难以磨灭的遗恨。
    • 怨杀秋风:秋风的凋零象征着美好的逝去,令人哀伤。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舞笑飞鸿”,用鸿比喻舞姿轻盈。
    • 拟人:如“雨打梧桐”,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云鬓蓬松,温泉水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贵妃的美丽与孤独,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悲剧,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深切惋惜。

意象分析

  • 贵妃:美丽与悲剧的象征,反映了历史人物的命运。
  • 华清宫:奢华与孤寂并存的场所,代表了权力的中心。
  • 孤雁:孤独与思念的象征,寓意着人生的无奈。
  • 秋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凋零,增强了诗的悲凉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浪淘沙 咏贵妃》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吴禄贞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华清宫”是哪个朝代的宫殿?

    • A. 汉朝
    • B. 唐朝
    • C. 宋朝
  3. “醉舞笑飞鸿”中的“飞鸿”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舞者的轻盈
    • C. 一种舞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长恨歌》与《浪淘沙 咏贵妃》均以王贵妃为题材,前者叙述了她和唐明皇的爱情故事,后者则聚焦于贵妃的孤独与遗恨,两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历史的悲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