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题》

时间: 2025-02-04 16:09:55

少谈王霸谋身拙,晚好诗骚学道疏。

赖有一筹差自慰,闭门不作子公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谈王霸谋身拙,晚好诗骚学道疏。
赖有一筹差自慰,闭门不作子公书。

白话文翻译:

少谈王权霸业,谋求功名的能力拙劣;
晚年时更喜爱诗词,与古人的道理相疏远。
幸好还有一筹可以自我安慰,
我闭门不写像子公那样的书信。

注释:

  1. 王霸:指王权与霸权,常用于形容政治权力的争夺。
  2. 身拙:自身能力拙劣,不能谋求权势。
  3. 诗骚:指古代诗歌和楚辞,后者通常与屈原的作品联系在一起。
  4. 学道疏:学习文化道理变得疏远,不再深入。
  5. 一筹差自慰:有一丝安慰或自我安慰的办法。
  6. 子公书:指孔子的书信,子公是孔子的称号,代表着儒家思想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生于绍兴,卒于杭州。陆游一生致力于国家兴亡,作品数量庞大,题材丰富,尤其以诗歌闻名。他的诗歌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常表现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晚年,陆游在国家动荡、个人仕途不顺的背景下,心境愈加沉重。他逐渐放弃对权力的追逐,转而沉浸于诗词的创作中,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自我安慰。

诗歌鉴赏:

《杂题》是陆游晚年作品,反映了他对权力与名利的淡漠,对诗词的热爱,以及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全诗开篇即以“少谈王霸谋身拙”表明自己对权力争夺的厌倦和无能,显示出一种对世俗功名的消极态度。接着,陆游转向对诗词和道理的追求,虽然说自己与古人学问渐疏,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诗词中找到心灵的寄托。最后一句“闭门不作子公书”则表现出他对儒家书信往来的拒绝,强调个人内心的独立和对传统的反思。整首诗既有对个人遭遇的反思,又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简练而富有深意,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谈王霸谋身拙:少谈关于王权和霸权的事情,自己的能力在谋求名利上显得无能。
  • 晚好诗骚学道疏:晚年更喜欢诗词,学习古人的道理却显得有些疏远。
  • 赖有一筹差自慰:虽说自身境遇不佳,但心中还有一丝安慰。
  • 闭门不作子公书:我选择闭门不写那些像孔子那样的书信,拒绝与世俗交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王霸”与“身拙”,“诗骚”与“学道疏”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语:通过“闭门不作子公书”表达了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权力与名利的冷漠,转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艺术的享受,展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霸: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追求。
  • 诗骚:代表诗词的艺术追求,象征着文化的深邃。
  • 子公书:象征传统文化与社会交往的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杂题》的作者是?

    • A) 苏轼
    • B) 陆游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子公”指的是?

    • A) 孟子
    • B) 孔子
    • C) 荀子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权力的渴望
    • B) 对艺术的追求和内心的安慰
    •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陆游
  2. B) 孔子
  3. B) 对艺术的追求和内心的安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杜甫在诗歌中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但陆游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诗词的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展现对国家动乱的痛苦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