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索》

时间: 2025-04-27 06:31:01

蝉带残声移别树。

晚凉房户。

秋风有意梁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渺渺双鸿飞去。

乱云深处。

一山红叶为谁愁,供不尽、相思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落索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蝉带残声移别树。
晚凉房户。
秋风有意梁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渺渺双鸿飞去。
乱云深处。
一山红叶为谁愁,供不尽相思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蝉声渐去,似乎在告别树木。晚上的凉意弥漫在房间中,秋风送来黄花的凋零,也带来了几滴凄凉的雨水。远处的双鸿在空中飞去,似乎在追寻什么。幽暗的云层深处,红叶依然在山上飘落,令人感到愁苦,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之情。

注释

  • :指蝉虫,象征夏季的结束。
  • 梁黄花:指的是盛开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象征着秋天的气息。
  • 双鸿:指成双的鸿雁,象征离别和思念。
  • 红叶:秋天枫树的红叶,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 相思句: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这里指的是诗人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渭老(约1115-1180),字子博,号澄江,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情感细腻,往往寄托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诗作成诗于秋季,正值蝉声渐渐消失,天气转凉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自己对离别和思念的感慨,反映了宋代士人的孤独与忧伤。

诗歌鉴赏

《一落索》作为吕渭老的代表作之一,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为特色,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整首诗以秋季为背景,运用“蝉带残声”“晚凉房户”等意象,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表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思念。诗中的“渺渺双鸿飞去”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隐喻离别带来的心灵孤独。这种孤独感通过“红叶为谁愁”和“相思句”的反复渲染,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细腻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示了秋天特有的凄凉美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蝉带残声移别树:蝉的叫声逐渐消退,似乎在向树木告别,象征着夏天的结束。
  2. 晚凉房户:晚上的凉意透过房门,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3. 秋风有意梁黄花,下几点凄凉雨:秋风轻轻吹过,带来了黄花的凋落和几滴雨水,强调了秋天的悲凉。
  4. 渺渺双鸿飞去:远处的双鸿在空中飞去,象征离别与思念。
  5. 乱云深处:茫茫的云层中,隐含着某种不安与惆怅。
  6. 一山红叶为谁愁:山上的红叶令人感到愁苦,暗示诗人的情感寄托。
  7. 供不尽相思句:诗人的思念之情无法用尽的诗句,表现了无尽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蝉与夏天的结束相联系。
  • 拟人:秋风被赋予了“有意”的情感。
  • 对仗:如“渺渺双鸿飞去”与“乱云深处”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对离别的忧伤和对故人的思念,呈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夏季的结束,暗示生命的短暂。
  • 黄花:菊花,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凋零。
  • 双鸿:象征离别,表达思念之情。
  • 红叶:象征时间的流逝,寄托个人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梁黄花”指的是什么季节的花?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渺渺双鸿飞去”中的“双鸿”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离别
    • C. 丰收
    • D. 和平
  3. 诗中“相思句”指的是什么?

    • A. 描述自然的诗句
    • B.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 C. 诗人对恋人的思念
    • D. 无法用尽的思念之情

答案

  1. C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亲情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
  • 《静夜思》:主要通过月亮引发思乡之情,情感更为深沉,意象更为单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吕渭老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