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读前汉书》

时间: 2025-01-26 00:46:52

子房天授汉,不战道忧尊。

秘法盈编受,危机借箸论。

避封昭止足,辟穀厌尘喧。

莫讶萧规茂,從容有绪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御製读前汉书
作者: 夏竦 〔宋代〕

子房天授汉,不战道忧尊。
秘法盈编受,危机借箸论。
避封昭止足,辟穀厌尘喧。
莫讶萧规茂,從容有绪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汉朝历史的钦佩。诗的开头提到张良(子房)凭借天命帮助汉朝建立,强调他不通过战争而是以智慧来解决问题。后面提到的“秘法”是指他所掌握的深奥的策略和方法,这些都在《汉书》中有所记载。接着,诗中提到避免权力的束缚和对物质的厌倦,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则指出,大家不必对萧规的繁茂感到惊讶,因为他心中早有安排,言辞从容不迫。

注释:

  • 子房:张良,汉初名将,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 天授:指由天命所授。
  • 秘法:指张良所掌握的高深策略和权谋。
  • 危机借箸论:比喻在危急时刻借助他人之力来讨论应对之策。
  • 避封:指避开权力的束缚。
  • 辟穀:避开粮食,表示对物质生活的厌倦。
  • 萧规茂:指萧规的繁茂,典指汉朝的盛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字子升,号澄江,宋代诗人,官至知州。以诗才闻名,尤擅长咏史抒怀,作品多表现出深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历史文化复兴时期,诗人通过对《汉书》的阅读与反思,表达对汉初伟大历史的敬仰,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初的历史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的哲学思考。开篇以张良的智慧和天命为引,强调了他在汉朝建立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礼赞,也是对智慧与策略的推崇。接下来的诗句则带有一种对权力与物质的反思,表现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在繁华与喧嚣的社会背景下,诗人渴望回归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语句精练,运用典故与历史结合,既有深度又具可读性。特别是最后一句,以“从容有绪言”结束,给人以深思的空间,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沉稳与自信。诗中展现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显示出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宽广的视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房天授汉:张良因天命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2. 不战道忧尊:张良不通过战争,而是以智慧解决问题,体现出他对国家的忧虑与责任。
  3. 秘法盈编受:张良掌握的策略与方法,积累在书籍中,供后人学习。
  4. 危机借箸论:在危急时刻借助他人之力进行讨论,强调合作与智慧的重要性。
  5. 避封昭止足:避免权力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安宁。
  6. 辟穀厌尘喧:对物质的厌倦,向往清静的生活。
  7. 莫讶萧规茂:不必对汉朝的繁荣感到惊讶。
  8. 從容有绪言:作者心中早有安排,面对一切从容不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借箸”比喻为寻求帮助,增强了表达的形象性。
  • 对仗:整首诗各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引用历史人物与事件,使内容更加厚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汉初历史的描绘,展现了智慧的重要性以及对物质和权力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授:象征着命运和自然法则的认可。
  • 秘法:象征着智慧和策略。
  • 萧规:象征着社会秩序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子房”指的是谁?

    • A. 刘邦
    • B. 张良
    • C. 司马迁
    • D. 韩信
  2.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 A. 权力的生活
    • B. 清静的生活
    • C. 喧嚣的生活
    • D. 富裕的生活
  3. “莫讶萧规茂”中的“萧规”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才华
    • B. 汉朝的繁荣
    • C. 自然的规律
    • D. 书籍的内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夏竦的《奉和御製读前汉书》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但夏竦更侧重于智慧与策略,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苦难与个人的悲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汉书》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