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其一》
时间: 2025-04-28 02:28:48意思解释
述怀 其一
作者: 明鼐 〔清代〕
原文展示:
去年食不足,远投皇甫店。
白沙蒙青泥,数数骡车陷。
大女警以啼,小女热而喘。
我妇汗沾衣,暑炙桃花软。
路旁田舍翁,佣人正磨面。
意气何扬扬,视侬不欲见。
念此摧肝肠,读书得贫贱。
白话文翻译:
去年我家食物不足,远道而来投奔皇甫的旅店。
白沙被青泥覆盖,骡车不断陷入泥中。
大女儿因饥饿而啼哭,小女儿热得喘不过气。
我的妻子满身是汗,炎热的天气使桃花变得软绵。
路边田舍的老翁,佣人正在磨面。
那老翁神情意气风发,却对我视而不见。
想起这些事情,真是让我心痛肝肠,读书却换来贫穷。
注释:
- 食不足: 食物不足,指生活贫困。
- 皇甫店: 旅店的名称,表明寻求栖身之处。
- 骡车: 指用骡子拉的车,常用于运输。
- 警以啼: 大女儿因饥饿或痛苦而哭泣。
- 汗沾衣: 描述妻子因炎热天气而出汗,衣服被汗水浸湿。
- 意气何扬扬: 形容田舍翁神态自若,意气风发。
- 摧肝肠: 表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 读书得贫贱: 指读书却换来贫穷的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明鼐,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其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状的矛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因家境贫困而难以施展才华,诗人正是以个人的困境表达对社会的无奈与悲哀。
诗歌鉴赏:
《述怀 其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困境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描述了去年生活的艰辛,细节之处如“白沙蒙青泥,数数骡车陷”,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难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描写家中的两个女儿和妻子的痛苦,生动地传达了家人在贫困中苦苦挣扎的情景,尤其是“大女警以啼,小女热而喘”,让人心生怜悯。
诗人在最后几句中,表现出对周围田舍翁的复杂情感,虽然他意气扬扬,却让诗人感到被冷落,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失落。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由外而内的转变,从对生活环境的描绘到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与无奈,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去年食不足,远投皇甫店:去年生活困苦,迫不得已到皇甫旅店投宿。
- 白沙蒙青泥,数数骡车陷:旅途中遭遇泥泞,骡车行走困难,象征着艰辛旅程。
- 大女警以啼,小女热而喘:女儿因饥饿哭泣,小女儿在酷热中喘气,表现家庭的艰难。
- 我妇汗沾衣,暑炙桃花软:妻子因热出汗,桃花变得软绵,暗示生活的苦涩。
- 路旁田舍翁,佣人正磨面:田舍翁悠闲自在,形成对比,突显诗人内心的苦闷。
- 意气何扬扬,视侬不欲见:田舍翁虽自得其乐,却对诗人视而不见,表现社会的冷漠。
- 念此摧肝肠,读书得贫贱:回忆起这些,心痛不已,读书却换来贫穷,表达对命运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比: 田舍翁的意气风发与诗人家庭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增加情感的深度。
- 拟人: 桃花“软”,使得自然物象更具情感色彩,反映生活的无情。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个人在社会困境中的无奈与悲哀,揭示了知识分子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
意象分析:
- 骡车: 代表艰难的生活和无奈的选择。
- 桃花: 象征着柔弱与无助,与家庭的困境形成对照。
- 田舍翁: 代表着社会的冷漠与不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旅店名称是什么?
- A. 皇甫店
- B. 桃花店
- C. 青泥店
-
诗人描述妻子出汗是因为哪个原因?
- A. 疲惫
- B. 炎热的天气
- C. 运动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无奈
- C. 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 也反映了战乱带来的苦难,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
- 白居易《琵琶行》: 描述了个人的不幸与社会的冷漠,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情感的追求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鉴赏辞典》
- 《明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