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郡安抚,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榜南楼之》
时间: 2025-02-04 15:28: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知郡安抚,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榜南楼之
——范成大〔宋代〕
碧瓦朱甍上牛斗,
妙墨新题森锁钮。
使君笔力挽春来,
一夜飞花暗梅柳。
南山与楼相对高,
向来千载争雄豪。
八分三字一弹压,
众峰戢戢如儿曹。
人间盛事天不隔,
急催此雪成三白。
未论千古福邦人,
先卜明年满冈麦。
东风酒面吹凝酥,
不辞醉倒归相扶。
短歌万一传乐府,
湛辈亦与公名俱。
白话文翻译
在碧瓦朱红的楼宇上,牛斗星闪烁,
新题的字迹如同妙墨般镌刻在高楼的锁钮上。
使君的笔力将春天引来,
一夜之间,飞舞的花瓣遮蔽了梅花与柳树。
南山与高楼相对耸立,
千年来一直争雄于豪杰之中。
八分三字的字形一笔压下,
众多山峰像孩童般低下了头。
人间的盛事与天际不再隔绝,
急切地盼望这场雪化成三分白。
不论千古的福祉与人间,
先来占卜明年麦田丰收的景象。
东风轻拂酒面,吹起了浓厚的酥香,
不怕醉倒,归时有他人相扶。
即使短歌传唱乐府,
湛辈也会与公名齐名。
注释
- 碧瓦朱甍:青色的瓦,红色的屋檐,形容建筑的华美。
- 牛斗:指天上的星星,牛斗星为斗宿,象征星空。
- 妙墨:形容字迹流畅而美丽的墨迹。
- 使君:指地方官员,这里是指安抚使。
- 八分三字:指一种字体,形态优美,常用于书法。
- 戢戢:形容众山低头,像小孩一样。
- 三白:指春天的雪花与麦田的白色,象征丰收。
- 东风:春天的暖风,这里与酒结合,增加了春天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包含对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立春之际,正值新安郡安抚使上任,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新任使君的祝贺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对故乡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春为背景,开篇描绘了新安郡的美丽景象,碧瓦朱甍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牛斗星在天空中闪烁,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以“使君笔力挽春来”来形容新任使君的才华与风采,表现了对其寄予的厚望。
接着,诗人通过南山与楼的对比,引出千载争雄的豪杰,展现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厚重。诗中提到“八分三字一弹压”,更是强调了书法的艺术美感,体现了诗人与文化的渊源。
最后,诗人在“东风酒面吹凝酥”中以春风和美酒相结合,表达了春天的温暖与人们欢聚的喜悦,进一步深化了人间盛事的主题。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乡土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瓦朱甍上牛斗:描绘了新安郡的建筑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
- 妙墨新题森锁钮:书法的艺术成就,象征着文化的传承。
- 使君笔力挽春来:寄托了对新任使君的期望,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 一夜飞花暗梅柳: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呈现出春意盎然。
- 南山与楼相对高:强调了地理的对比,历史的厚重感。
- 八分三字一弹压:通过书法术语,展示了文化的深度。
- 众峰戢戢如儿曹:比喻众山低头,形象生动。
- 人间盛事天不隔:表现了人间与自然的和谐。
- 急催此雪成三白:急切盼望丰收的美好愿景。
- 未论千古福邦人:反思历史,关注未来。
- 东风酒面吹凝酥:传达了春天的温暖与人际间的和谐。
- 短歌万一传乐府:强调了诗歌的传承与传播。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众峰戢戢如儿曹”,生动形象。
- 对仗:如“碧瓦朱甍”“牛斗星”对称工整。
- 拟人:春天的到来仿佛是被使君召唤。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新任使君的祝福,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碧瓦朱甍:象征繁荣与美丽。
- 牛斗:代表天象与自然的和谐。
- 春花: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酒:寓意欢庆与团圆,增强了人文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 A. 地方官员
B. 皇帝
C. 文人
D. 农民 -
“碧瓦朱甍”描绘的是: A. 春天的花
B. 建筑的外观
C. 天上的星星
D. 山川的风景 -
诗中提到的“八分三字”是指: A. 一种花的名字
B. 一种书法字体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食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比较范成大的《知郡安抚》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未来的美好希望,但风格与情感基调各具特色。范成大的诗更具书卷气与文化底蕴,而杜甫则展现了时局动荡中的忧国忧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范成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