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
时间: 2024-09-19 21:54: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
江边阵马走千峰,问讯方知冀北空。
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
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
白话文翻译
八年前我曾作《壶中九华》诗,后来再过湖口时,发现那石头已被有心人取走。于是我用之前的韵律写下这首诗以自我解嘲:
江边的马阵奔腾在千座山峰之间,询问后才知道冀北一片空旷。
那美丽的事物已经随着清梦的破灭而消逝,真实的形态仍在画中留存。
归来时年纪已晚,和元亮一样,难以找到能陪伴我共赏的人。
幸好还有铜盆修整石头供奉,仇池的玉色依然璀璨光亮。
注释
- 尤物:指美丽的事物或人,常带有虚幻和梦幻的色彩。
- 清梦:指美好的梦境,这里隐喻理想或美好的事物。
- 元亮:指东晋时期的著名诗人阮籍,因其孤高不群的性格而著称。
- 敬通:指能共赏美好事物的人,这里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
- 仇池:指仇池山,山中有色彩美丽的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风格多样,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八年后再次经过湖口时,感慨曾经的美好已经消逝。诗中表达了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知音的渴望,深刻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边的马阵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壮阔的画面感。诗人通过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忆,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开篇的“阵马走千峰”给人以动感,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场景中,而随后的“问讯方知冀北空”则让人意识到这一切的虚无,充满了对过往辉煌的惋惜。
接下来的两句“尤物已随清梦断,真形犹在画图中”,揭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现实的对比。美丽的事物如梦般消逝,然而它的真实形态却仍旧留存于画中,似乎象征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归来晚岁同元亮,却扫何人伴敬通”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叹,仿佛在自问,谁能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追求。最后的“赖有铜盆修石供,仇池玉色自璁珑”则是对美的依托,虽然世事无常,但仍然可以在美好事物中找到慰藉。
整首诗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和对艺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边阵马走千峰:描绘了江边的壮观场景,马阵奔腾,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受。
- 问讯方知冀北空:询问后才得知冀北空荡荡,暗示着对过往繁华的反思。
- 尤物已随清梦断:美丽的事物已随梦而逝,表达了对理想的失落感。
- 真形犹在画图中:真实的形态依然在画中,象征对美的留恋。
- 归来晚岁同元亮:归来时已是晚年,提到元亮,暗示孤独和无伴。
- 却扫何人伴敬通:自问谁能共赏美好,流露出对知音的渴望。
- 赖有铜盆修石供:虽无知音,但仍有美物可供赏析。
- 仇池玉色自璁珑:仇池的玉色依然璀璨,表达对美的坚持和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把人生的变迁比作清梦的破灭,深刻而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把美好事物赋予了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的逝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知音的渴望。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孤独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艺术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边:象征流逝的时间和人生旅途的无常。
- 阵马:代表壮丽的场景和曾经的辉煌。
- 尤物:象征美好和理想的追求。
- 铜盆:代表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
- 仇池玉:象征永恒的美和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尤物”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事物
B. 人物
C. 自然景观
D. 音乐 -
“归来晚岁同元亮”中的“元亮”是谁?
A. 阮籍
B. 苏轼
C. 李白
D. 杜甫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失落与孤独
C. 愤怒
D. 轻松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别》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以个人情感深刻见长,但苏轼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的情怀与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为对苏轼《予昔作《壶中九华》诗,其后八年,复过湖口,则石已为好事者取去,乃和前韵以自解云》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