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立雪穷兰若,侵寒破骕骦。
云迷山糊涂,冰压树琅珰。
瓮底茅柴熟,炉头榾柮香。
乐天随分足,吾秋老田庄。
白话文翻译:
在兰若的深处,雪花纷飞,寒意逼人,骏马也难以行进。
云雾缭绕,山峦变得模糊不清,冰雪压弯了树木,发出响亮的声响。
陶罐底下的茅柴已然成熟,炉头的柴火散发着香气。
乐天知足,是我秋天在乡间田庄的真实写照。
注释:
- 穷兰若:兰若指的是兰花生长的地方,穷则是极处、深处。
- 骕骦:指的是一种名马,意为骏马。
- 云迷山糊涂:云雾迷蒙,山峦变得模糊不清。
- 琅珰:指的是树木的声音,形容树木因冰雪压弯而发出声响。
- 瓮底茅柴熟:瓮底是陶罐的底部,茅柴是用来生火的柴禾,指它们已经成熟。
- 榾柮:指的是柴火,特指细小的木材。
- 乐天随分足:意为对生活知足常乐,满足于现状。
- 秋老田庄:秋天的田庄,指作者的乡村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子文,号秋圃,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立雪》创作于作者的乡村生活中,正值秋冬之交,描绘了雪后景象与乡村的宁静。诗中表现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安宁与满足。
诗歌鉴赏:
《立雪》是一首描绘冬日雪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示了冬天的寒冷与宁静。开头的“立雪穷兰若,侵寒破骕骦”通过对雪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冷而又孤独的意境,骏马在雪中行进显得困难,隐喻着生活中的艰辛与挑战。接着“云迷山糊涂,冰压树琅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与冰雪压弯树木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冬天的寒冷与沉静。
而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瓮底茅柴熟,炉头榾柮香”展现出一种温暖的乡村生活,茅柴和柴火的香气让人感到温馨,形成了与前面的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另一面。最后一句“乐天随分足,吾秋老田庄”表达了诗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冬季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表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立雪穷兰若:在兰若的深处,雪花纷飞,表现出雪的覆盖与静谧。
- 侵寒破骕骦:寒冷的天气使骏马难以前行,象征生活的艰辛。
- 云迷山糊涂:云雾弥漫,山峦变得模糊,表现出自然的神秘与不确定性。
- 冰压树琅珰:冰雪压弯树木,发出声响,描绘出一种生动的冬日景象。
- 瓮底茅柴熟:陶罐底下的茅柴成熟,暗示生活的温暖气息。
- 炉头榾柮香:炉火散发香气,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
- 乐天随分足:乐观知足,表达对生活的满意与享受。
- 吾秋老田庄: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一种归属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立雪穷兰若,侵寒破骕骦”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雪、云、冰、火等意象,展现四季变化与生活状态。
- 比喻:用骏马代表生活的艰难,用茅柴和柴火象征温暖。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冬日中对自然与乡村生活的热爱,通过对比展现出生活的两面,传达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着纯洁与寂静。
- 骕骦:象征生活中的艰辛与挑战。
- 云、冰:展现自然的力量与神秘。
- 茅柴、柴火:象征温暖与家的感觉。
- 田庄:代表乡村的宁静与安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骕骦”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马
C. 一种鱼
D. 一种树 -
“瓮底茅柴熟”中的“茅柴”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生火的柴禾
C. 一种植物
D. 一种工具 -
诗人的生活态度是? A. 忍耐
B. 知足常乐
C. 忧郁
D. 追求浮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雪中行》 - 王安石
- 《冬夜读书示子聿》 - 朱熹
诗词对比:
- 《立雪》与《雪中行》:两者都描绘了雪的意境,但《立雪》更侧重于乡村生活的温馨,而《雪中行》则表现出行走于雪中的孤独与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