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巴山深处一江流,好看藏书百尺楼。
隈门里加果左木右薄栌浑易得,
杏梁桂柱若为求。
白话文翻译
在巴山深处,有一条江水流淌,
百尺高的藏书楼真是好看。
在拐角的门口,左边是果树,右边是薄荷,
这些都很容易得到;
而想要的杏梁和桂柱却是难以寻觅。
注释
- 巴山:指巴蜀地区的山脉,这里暗指山水的美丽。
- 江流:江水流动,象征自然之美。
- 百尺楼:高达百尺的楼房,象征知识与文化的积累。
- 隈门:拐角的门口,指环境宁静的地方。
- 果:果树,象征生活的富饶。
- 薄栌:薄荷,指一种清香的植物。
- 杏梁、桂柱:指美好的木材,象征追求的理想与珍贵事物。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巴山”与“江流”皆为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自然景象。古人常通过描写山水来寄托情感与理想。百尺楼的意象则常与藏书和知识有关,表现出对文化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后期),宋代诗人,才华横溢,善于描绘自然风光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洪咨夔在巴山深处的生活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中描绘的生活环境和自然景象,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文化积累与生活富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巴山的自然美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知识与文化的追求。开头两句通过对山水和藏书楼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恬淡的生活状态。诗人用“江流”与“百尺楼”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存。
后两句则通过对果树与薄荷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富饶。而“杏梁桂柱”的提及,则体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暗示这些理想并不容易实现,给人以一种追求的无奈与向往。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双重赞美,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巴山深处一江流:描绘了巴山深处的自然风景,江水流淌,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 好看藏书百尺楼:表达了对藏书楼的赞美,象征着文化的厚重与知识的积累。
- 隈门里加果左木右薄栌浑易得:描述了居住环境的自然景观,展现了生活的富饶。
- 杏梁桂柱若为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强调这些理想并不容易获得。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果左木右薄栌”,通过对称结构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文化元素结合,丰富了诗意。
- 意象:通过“江流”、“藏书楼”等意象,形成了诗的整体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文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知识与自然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巴山:象征自然与宁静。
- 江流:流动的生命,象征时间的流逝。
- 百尺楼:知识的象征,文化的积累。
- 果树与薄荷:生活的富饶与自然的恩赐。
- 杏梁与桂柱:理想与追求的象征,体现出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藏书楼”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知识与文化
- C. 生活的贫困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C. 对历史的反思
-
“巴山深处一江流”中“江流”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自然的美丽
- C. 市场的繁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由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 《静夜思》李白: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与本诗中对自然的情感相呼应。
诗词对比
- 洪咨夔的《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山水之美,洪诗更注重文化与知识的结合,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了解时代背景与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为学习和理解古诗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