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昔盐二十首 那能惜马蹄》

时间: 2025-01-10 18:44:42

云中路杳杳,江畔草凄凄。

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

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

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中路杳杳,江畔草凄凄。
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
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
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

白话文翻译:

在云中的道路遥远而迷茫,江边的青草显得凄凉。
我已泪珠满垂,君为何不珍惜马蹄的回程?
边塞的风悲鸣着晨角,营帐下的月光让人怨恨春鼓的声响。
尚未听说要停止征战,我的愁眉又再次低垂。

注释:

字词注释:

  • 杳杳:形容道路遥远而难以看见。
  • :古代对女性的自称,表示谦卑。
  • 马蹄:指代战士回来的脚步。
  • 边风:边疆的风,多指寒冷凶猛的风。
  • 晓角:早晨的号角声。
  • :鼓,古代军中的一种打击乐器,常用于鼓舞士气或传达命令。

典故解析:
古代诗歌中常以战争与离别为主题,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思念。诗中提到的马蹄、晨角、春鼙等均与战争相关,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字子贞,号遵道,唐代诗人,曾任官职,擅长五言诗和乐府,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争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写离别的哀伤和对和平的向往,表达了对战乱的深切忧虑。

诗歌鉴赏:

《昔昔盐二十首》中的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浓厚的情感吸引着读者。首联“云中路杳杳,江畔草凄凄”描绘出一幅孤寂的景象,云中路途遥远,江边的草木也显得萧条,暗示着主人公的内心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则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妾身的泪水与远方君主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爱人归来的渴望和对离别的伤感。

后两联描绘了战场的悲凉与对未来的无奈,“边风悲晓角,营月怨春鼙”通过描写边塞的风声和营帐中的鼓声,传达出一种无处诉说的哀愁。最后一句“未道休征战,愁眉又复低”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未来的无助感。

整首诗情感深沉,结构严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离别与哀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中路杳杳:描绘出路途遥远,象征着迷茫的未来。
  • 江畔草凄凄:江边的草木凋零,暗示着孤独与失落。
  • 妾久垂珠泪:表达了长时间的思念与悲伤。
  • 君何惜马蹄:对爱人归来的渴望,质问对方的冷漠。
  • 边风悲晓角:描绘战场的悲凉,传达愁苦的情感。
  • 营月怨春鼙:对春天的怨恨,象征着对和平的渴望未能实现。
  • 未道休征战:暗示对战争的无奈与疲惫。
  • 愁眉又复低:结尾的情感升华,愁苦再次袭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泪水比作珍珠,形象生动。
  • 拟人:边风与晓角赋予了情感,使得自然景物与人心相连。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爱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离别痛苦的深切感受,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中路:象征着遥远与迷失。
  • 江畔草:代表孤寂与凋零。
  • 珠泪:象征思念与悲伤。
  • 马蹄:象征归来与希望。
  • 边风:代表战争的悲痛与凶猛。
  • 春鼙:象征对和平的期待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中路杳杳”意指什么?
    A) 道路清晰
    B) 道路遥远而迷茫
    C) 道路繁华

  2. “妾久垂珠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悦
    B) 思念与悲伤
    C) 愤怒

  3. 诗的结尾“愁眉又复低”说明了什么?
    A) 对未来的乐观
    B) 对战争的无奈和愁苦
    C) 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也有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赵嘏与王维的作品都涉及离别与思念主题,但赵嘏的诗更侧重于战争的无奈,而王维则更多表现自然与人心的结合。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唐代诗人的独特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赵嘏诗集》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