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白话文翻译:
在南边的田陌上,我采摘桑叶,谁知道我姓秦呢?
我这倾国的美貌,正好不辜负早春的黄莺。
珠履踏着湿花,龙钩折下新桂。
使君在这里停马,自然有侍卫在身边。
注释:
- 南陌:指南方的田埂。
- 妾:指女子,自称,表示谦称。
- 倾国貌:形容美貌动人,可以倾倒整个国家。
- 不负:不辜负。
- 珠履:用珠子装饰的鞋子,象征华贵。
- 荡:摇动,摆动。
- 龙钩:指一种钩子,古代用于采摘桂花或其他果实。
- 使君:指官员或贵族。
- 侍中人:指随侍的侍卫或侍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 684-744 年),字子昂,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迁居京城长安。他以五言诗和律诗著称,作品清新婉约,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繁盛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人雅士众多,诗歌的题材和风格愈加多样化。此诗可能是诗人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美的追求和对女性地位的关注。
诗歌鉴赏:
《杂曲歌辞。昔昔盐》是一首描绘女子美貌和情感的诗作。开篇即以"南陌采桑出"引入,展现了女子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带有乡村的自然气息。紧接着,诗人以自谦的语气表明自己的姓氏,表达了对美貌的自知之明与谦逊。诗中“独怜倾国貌”一句,揭示了这位女子的倾城之容,诗人将其与“早莺春”相提并论,暗含了青春与美丽的短暂。
珠履与花的意象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出女子的优雅与生活的美好。最后一句“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则引入了一个男子角色,暗示了对爱情和社会地位的渴望与期待。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社会背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描述女子在田间采桑,表达其朴素的生活,带有隐秘的身份。 -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自谦中流露出对自身美貌的自觉,强调青春与美丽的珍贵。 -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描绘女子华丽的装束与春天的生机,珠履和湿花形成鲜明的对比。 -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结束语暗示爱情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貌与早莺春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拟人:珠履和花的互动给人以生动的意象。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丽、青春和爱情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女子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其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象征着自然生活与劳动。
- 早莺:象征青春与美好的时光。
- 珠履:象征华贵和地位。
- 花:象征美丽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倾国貌”的意思是?
A. 很丑
B. 非常美丽
C. 普通 -
“南陌采桑出”的意思是什么?
A. 在南方的田野上采桑
B. 在北方的城市中工作
C. 在河边钓鱼 -
诗中提到的“使君”指的是谁?
A. 一个普通人
B. 官员或贵族
C. 农民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赵嘏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前者侧重女子的美与情感,后者则强调人生的豪情与畅快。两者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及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