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元日作 其二》

时间: 2025-01-11 07:44:57

水仙白白映桃红,总与仙人玉貌同。

百万珠从王母掷,三千花向岁星丛。

琴书膝下兰芝女,歌舞堂前翡翠童。

一一瑶筐争宝胜,黄莺紫燕髻鬟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仙白白映桃红,总与仙人玉貌同。
百万珠从王母掷,三千花向岁星丛。
琴书膝下兰芝女,歌舞堂前翡翠童。
一一瑶筐争宝胜,黄莺紫燕髻鬟中。

白话文翻译:

水仙花的洁白映衬着桃花的红艳,恰似那位仙人的美丽容颜。
无数的珍珠是从王母那里撒下的,三千朵花则朝着岁星的丛林开放。
琴书相伴的兰芝女,堂前歌舞的翡翠童。
一个个瑶筐争相盛满宝物,黄莺和紫燕在她们的发髻中嬉戏。

注释:

  1. 水仙:指水仙花,象征洁白与高雅。
  2. 仙人:指神话中的仙女或仙人,象征美丽与超凡。
  3. 百万珠:形容数量极多的珠子,可能指王母娘娘的珍宝。
  4. 岁星:即木星,古人认为它与吉祥、丰收相关。
  5. 兰芝女:指以兰花和芝草为代表的美好女性。
  6. 翡翠童:指年轻的男孩,翡翠是珍贵的玉石,象征青春与活力。
  7. 瑶筐:盛装珠宝的筐子,象征珍贵的事物。
  8. 黄莺紫燕:指黄莺和紫燕,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屈大均(1560-1647),明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民间文化的广泛关注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旦时节,表达了对新年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明代,元旦是重要节日,象征着新的开始,诗人借此机会抒发对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己巳元日作 其二》是一首充满春意与吉祥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新年的美丽场景,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诗的开头“水仙白白映桃红”,运用水仙花的洁白与桃花的红艳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新年里生机勃勃的气息和美好的希望。接着,诗人提到“百万珠从王母掷”,暗示着丰收与繁荣,传达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待。

在描写人物时,屈大均将琴书相伴的女子与翡翠童相结合,既展现了女性的优雅与才华,又体现了儿童的天真与活泼,使整个场景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机。最后一句“一一瑶筐争宝胜,黄莺紫燕髻鬟中”,进一步营造出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黄莺与紫燕的出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机的复苏,给人以愉悦和希望。

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如对仗、比喻等,使得诗风格清新、韵律优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仙白白映桃红:水仙花的洁白与桃花的红艳相映成趣,形成美丽的画面。
  2. 总与仙人玉貌同:水仙花与仙人的美丽相似,暗示诗人对美的追求。
  3. 百万珠从王母掷:形容无数的珍珠洒落,似乎是王母娘娘的恩赐,象征着富贵。
  4. 三千花向岁星丛:花朵朝向木星开放,隐喻着吉祥和好运的到来。
  5. 琴书膝下兰芝女:描绘一位才女,象征着文雅与修养。
  6. 歌舞堂前翡翠童:堂前的孩子们在歌舞,象征着欢乐和活力。
  7. 一一瑶筐争宝胜:每个瑶筐都在争相装满宝物,象征着珍贵的收获。
  8. 黄莺紫燕髻鬟中:黄莺和紫燕在发髻中嬉戏,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仙花比作仙人,强调其美丽。
  • 对仗:全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工整、韵律感强。
  • 象征:通过花卉和小鸟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热爱,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仙:象征纯洁与高雅。
  2. 桃红:象征春天与生命的活力。
  3. :象征财富与美好。
  4. :象征着青春与繁荣。
  5. 琴书:象征文化与才华。
  6. 翡翠:象征青春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水仙”象征什么?

    • A) 纯洁
    • B) 富贵
    • C) 幸福
  2. “百万珠从王母掷”中,王母指的是?

    • A) 王母娘娘
    • B) 王后
    • C) 富人
  3. 诗中提到的“黄莺紫燕”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夏天

答案

  1. A) 纯洁
  2. A) 王母娘娘
  3. B)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by 孟浩然: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
  • 《元日》by 王安石:表达对新年的祝福与期待。

诗词对比

  • 屈大均的《己巳元日作 其二》与王安石的《元日》都有着对新年的美好期待,但屈的诗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象,而王的则更多体现出人们对于新年的祝福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