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真自赞五首》
时间: 2024-09-19 22:03: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是鲁直亦得,道不是鲁直亦得。是与不是,且置勿道。唤那个作鲁直,若要斩截一句,藏头白海头黑。似僧有发,似俗无尘。作梦中梦,见身外身。
白话文翻译:
这句话说的是“鲁直”也好,不是“鲁直”也好,这些都无所谓。是与不是的事情,暂且不提。叫谁作“鲁直”,若想斩钉截铁地说一句,可以说他是“白海头黑”。就像和尚有头发,又像世俗人没有尘埃。做梦中的梦,看到身外的身。
注释:
字词注释:
- 鲁直:指的是古代儒家学者鲁迅的直言不讳,也指直率的人。
- 藏头白海头黑:比喻复杂而不易分辨的事物。
- 似僧有发:和尚通常剃发,但这里形容他似乎仍然有头发。
- 见身外身:形容梦中见到自己的另一个身影,反映出一种超脱的状态。
典故解析: “鲁直”源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直率和忠诚。诗中提到的“梦中梦”,可以联系到庄子的思想,强调梦与现实的边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书法家、诗人,代表性作品有《登高》和《题黄鹤楼》。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黄庭坚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尤其是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之后,对事物本质的探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通过对“鲁直”这一形象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以及外界的深刻反思。“是与不是,且置勿道”一句,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提醒读者不要过于执着于对与错,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流动的状态。诗中“似僧有发,似俗无尘”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与超脱之间的矛盾思考,既表现了对尘世的无奈,又透露出一种淡然的心境。
通过“作梦中梦,见身外身”的意象,黄庭坚引导读者思考自我存在的多重性。梦境的真实与虚幻,身外之身的深邃隐喻,构成了诗作的核心主题。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复杂关系的细腻描绘,给人以哲理的启迪,也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是鲁直亦得,道不是鲁直亦得:讨论“鲁直”的定义,强调其并不重要。
- 是与不是,且置勿道:在对错问题上保持沉默,不去纠结。
- 唤那个作鲁直:问谁能称作“鲁直”。
- 若要斩截一句:如果要明确说出一个结论。
- 藏头白海头黑:比喻一件事的复杂性。
- 似僧有发,似俗无尘:描绘出一种矛盾的状态。
- 作梦中梦,见身外身:探讨梦境与现实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藏头白海头黑”比喻复杂的事物。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存在与认知的关系,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与超越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鲁直:象征着直率与真实。
- 梦:象征着不确定与虚幻。
- 身外身:暗示自我反思与内心的多重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鲁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直率
- B. 虚伪
- C. 迷茫
- D. 知识
- 答案:A
-
“作梦中梦”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现实
- B. 幻想
- C. 自我反思
- D. 未来
- 答案:C
-
诗中提到的“似僧有发”暗示了什么?
- A. 对尘世的执着
- B. 超然的状态
- C. 对宗教的批判
- D. 对自我的迷惑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写真自赞五首》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探讨了人生的态度,但黄庭坚更偏向于内心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诗作进行分类与解析。
- 《古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鉴赏方法进行总结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