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芳菲已歇欢事去心浊酒孤吟悽然念远不识一声河满视此何如耳》
时间: 2025-01-27 04:00: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芳菲已歇欢事去,心浊酒孤吟悽然。
念远不识一声河,满视此何如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年年花下谈论春天的归来,今年却倍感伤情。倚靠栏杆无话可说,只见水面新绿,天空远处显得青灰。细数囊中题写的诗句,剩下的只有那埋花的铭记。享受这清和的情意,帘额上的尘埃轻轻飘落。愁苦中漫听黄鹂的鸣叫,算天涯尽头啼声,都是离别的哀伤。惆怅于故人不见,落日照耀着高高的城池。更不必追逐孤云南望,只见平林如荠,野烟轻轻升起。家乡的远影写下朱弦的恨,谁来悼念湘灵的悲哀?
注释
字词注释
- 芳菲:指春天的花草盛开。
- 欢事:欢乐的事情。
- 浊酒:指劣质的酒,通常用来表达心情的沉重。
- 倚阑干:靠在栏杆上。
- 奚囊:指诗人所携带的诗文。
- 瘗花铭:埋葬花朵的铭记,意指对往事的怀念。
典故解析
- 湘灵:指的是《楚辞》中屈原笔下的湘灵,象征着离别和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鹏运,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怀,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心中对故人、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交织,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歌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以春天的花草盛开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开篇即点明“芳菲已歇”,通过对春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欢乐时光的怀念。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倚靠栏杆,面对水面新绿与远山青色的孤独景象,画面宁静而又忧伤。诗中“愁里漫听鶗鴂”一句,将听觉与视角结合,传达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人事无常的思考和对故人、故乡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花底说春归”:每年在花下谈论春天的归来,表达了一种惯常的期待。
- “今年倍伤情”:今年的春归却让人更加伤感,暗示着心境的变化。
- “倚阑干不语”:在栏杆边静默无言,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境。
- “水分新绿,天蹙遥青”: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映衬诗人内心的感受。
- “点检奚囊题句”:回顾自己所写的诗句,感慨所剩无几。
- “消受清和意”:享受这份清和的情意,似乎在追寻内心的平静。
- “愁里漫听鶗鴂”:在愁苦中听着鸟鸣,增添了孤独感。
- “算天涯啼彻”:即使是天涯的啼叫,都是离别的哀伤。
- “怅故人不见”:对故人缺席的深切惆怅。
- “落日自高城”:落日映照着高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更休逐孤云南望”:不必再追逐孤云,表现出一种无奈。
- “家山远写朱弦恨”:遥远的家乡,写下了对故土的思念。
- “谁吊湘灵”:对湘灵的悼念,暗示了对离别的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归来与内心的情感做对比,营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拟人:通过黄鹂的鸣叫,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如“落日自高城”与“更休逐孤云”,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春天的花事为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故人、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与青春。
- 春:代表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藏离别的伤感。
- 栏杆:象征孤独和思考。
- 黄鹂:鸟鸣象征离别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年年花底说春归”中“花”象征什么?
A. 美好与青春
B. 离别
C. 伤感 -
诗人通过“倚阑干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愤怒 -
“愁里漫听鶗鴂”中“鶗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乐器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感伤。
- 苏轼《水调歌头》:体现了对人事无常的思索与感叹。
诗词对比
王鹏运的《八声甘州》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王鹏运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直接。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示了古典诗词的深厚情感与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王鹏运生平与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