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
时间: 2025-02-04 15:35: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含鸡假豸喜同游,野外嘶风并紫骝。 松竹迥寻青障寺,姓名题向白云楼。 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 争奈爱山尤恋阙,古来能有几人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带着鸡冠帽,假扮成官员,高兴地一同出游,野外马儿嘶风,与紫色的骏马并行。在松竹掩映下,远寻青障寺,姓名被题写在白云楼上。泉水从石头中流出,清凉消暑,僧人的话语脱离经典,巧妙地解除了忧愁。无奈我既爱山又恋宫阙,自古以来能有几人真正放下这一切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含鸡假豸:指戴着鸡冠帽,假扮成官员的样子。
- 紫骝:指紫色的骏马。
- 青障寺:指一个具体的寺庙名称。
- 白云楼:指一个具体的楼阁名称。
- 离经:指脱离经典,不拘泥于传统。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作者与友人出游的情景及内心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厚情感。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感慨人生与自然的关系而作。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与友人一同出游,游览名胜古迹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与友人出游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含鸡假豸喜同游”一句,以幽默的方式描绘了出游的欢乐气氛。“松竹迥寻青障寺”和“姓名题向白云楼”则进一步以具体的景物来增强这种欢乐和自豪感。后两句“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则转向内心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慰藉,以及通过与僧人的对话来解除心中的忧愁。最后两句“争奈爱山尤恋阙,古来能有几人休”则是对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既爱自然又恋宫阙的矛盾心情,以及对人生放下执着的疑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含鸡假豸喜同游: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出游的欢乐场景,以幽默的方式展现了出游的气氛。
- 野外嘶风并紫骝:通过描绘马儿的嘶风和紫色的骏马,增强了出游的生动感。
- 松竹迥寻青障寺:以松竹掩映的青障寺为背景,增添了诗意和神秘感。
- 姓名题向白云楼:表达了作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 泉源出石清消暑:通过描绘清凉的泉水,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寻找慰藉的心情。
- 僧语离经妙破愁:通过与僧人的对话,表达了作者解除心中忧愁的愿望。
- 争奈爱山尤恋阙:表达了作者既爱自然又恋宫阙的矛盾心情。
- 古来能有几人休:对人生放下执着的深刻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含鸡假豸”比喻出游的欢乐气氛。
- 拟人:如“野外嘶风并紫骝”中的“嘶风”赋予马儿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松竹迥寻青障寺,姓名题向白云楼”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含鸡假豸:出游的欢乐气氛。
- 紫骝:出游的生动感。
- 青障寺:诗意和神秘感。
- 白云楼:自豪感和成就感。
- 泉源出石:在自然中寻找慰藉。
- 僧语离经:解除心中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含鸡假豸”指的是什么? A. 戴着鸡冠帽,假扮成官员的样子。 B. 真正的官员。 C. 普通的帽子。 答案:A
-
诗中“青障寺”和“白云楼”分别指的是什么? A. 具体的寺庙和楼阁名称。 B. 虚构的地名。 C. 普通的建筑。 答案:A
-
诗中“僧语离经妙破愁”表达了什么? A. 僧人脱离经典,巧妙地解除了忧愁。 B. 僧人坚持经典,无法解除忧愁。 C. 僧人不懂经典,无法解除忧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黄滔的《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但黄滔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深入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