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忆渊明二首
作者: 冯时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五音不害道,其如哇淫何。
聊以写我心,素琴时按摩。
澹泊有妙意,岂忧焚天和。
贤哉等溟鸿,竟免婴祸罗。
白话文翻译:
这几种音乐声调并不妨碍道理,像那种哇哇乱叫的声响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只是想用这些来表达我的心情,在弹奏素琴时轻轻抚摸。
心境清澈宁静,自有其深意,难道还会担忧被天上的火焚烧吗?
真是贤明啊,像那深邃的鸿雁,最终能够避免世间的祸害。
注释:
- 五音:古代音乐中的五种音调,分别为宫、商、角、徵、羽。
- 哇淫:指喧哗、嘈杂的声音。
- 聊以:姑且、勉强。
- 素琴:指未经装饰的琴,象征简单、纯粹的音乐。
- 澹泊:形容心境宁静、淡泊。
- 焚天和:指大火焚烧天和,象征灾难。
- 贤哉等溟鸿:指贤者如同深海的鸿雁,象征智慧和远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时行(约1120年-1200年),字君英,宋代诗人,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表达个人心境和情感,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对渊明的怀念,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冯时行的《忆渊明二首》是一首对陶渊明的缅怀之作,诗中流露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以“五音不害道”开篇,表明音乐声调并不妨碍追求道理和真理,体现了一种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接着提到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展现了诗人与音乐之间的深厚联系。素琴象征着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相呼应。
“澹泊有妙意,岂忧焚天和”一句,表达了诗人心境的清澈与安宁,面对外界的喧嚣与灾难,诗人选择了淡然处之,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最后一句中提到的“贤哉等溟鸿”,则是对理想人格的推崇,表明诗人对智慧与超脱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音不害道:音乐的和谐美好并不会妨碍追求道义。
- 其如哇淫何:而那些嘈杂的声响又有什么关系呢?
- 聊以写我心:我只想用这些音乐来表达我的内心情感。
- 素琴时按摩:在弹奏素琴时轻轻抚摸,展现出一种温柔的动作。
- 澹泊有妙意:内心宁静淡泊,自有其中的深意。
- 岂忧焚天和:难道会担心天上火焚烧吗?
- 贤哉等溟鸿:真是贤明啊,像深海中的鸿雁,象征高远的智慧。
- 竟免婴祸罗:最终能够避免世间的灾难与困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深海的鸿雁比作贤者,表达智慧和远见。
- 对仗:整句结构工整,形成优美的音韵,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素琴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陶渊明田园生活的向往,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与反思,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智慧的重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音:象征和谐与道理。
- 素琴:象征简单、纯粹的生活。
- 澹泊:象征内心的宁静。
- 溟鸿:象征智慧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素琴”象征什么?
A. 喧嚣
B. 简单纯粹的生活
C. 复杂的情感 -
填空题:诗中提到“澹泊有妙意,岂忧焚天和”,意思是__。
-
判断题:诗人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表示赞同。 (对/错)
答案:
- B
- 内心宁静自有深意,难以担忧外界的灾难。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冯时行与陶渊明的作品均表现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冯时行更多地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与超越,而陶渊明则直接描绘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