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柳棠》

时间: 2025-01-26 05:37:49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

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文章漫道能吞凤,杯酒何曾解吃鱼。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

白话文翻译:

这篇文章漫谈的能力可以吞下凤凰,而这杯酒又怎么能解我心中的愁苦呢?今天在梓州见到张社会,想必又会遭遇这位老尚书。

注释:

字词注释:

  • 漫道:随意谈论,空谈。
  • 吞凤:形容文章内容丰富、华丽,能吸引人。
  • 解吃鱼:这里的“吃鱼”指的是心中的忧愁,与“解”搭配表明酒不能解愁。
  • 梓州:地名,今四川省的一座城市。
  • 张社会:人名,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个社会名流或官员。
  • 老尚书:指年长的文官,通常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文化修养。

典故解析:

  • “吞凤”可能暗指古代文人对文章的追求,凤在古代常用来象征高贵、优秀的事物。
  • “老尚书”常常指代有权势的人物,暗示对社会中权臣的无奈与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汝士,唐代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诗。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他的诗作在唐诗中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人之间相互争奇斗艳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张社会和老尚书的描绘,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与不满。

诗歌鉴赏:

《戏柳棠》是一首以社会讽刺为主题的诗作。诗人在开篇通过“文章漫道能吞凤”表达了对当时文人文章的夸张与空洞,暗含对那些追求华丽辞藻的文人们不屑的态度。接下来的“杯酒何曾解吃鱼”,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酒的解愁作用在他看来显得苍白无力。

“今日梓州张社会”的描写,显示了诗人与其社会环境的直接联系,张社会作为一个名流,象征着当时社会的浮华与繁荣,但诗人却感到无奈和失落。最后一句“应须遭这老尚书”则更是将诗人对权力与名声的讽刺推向高潮,表现出对官场风气的不满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而富有层次感,情感起伏明显,既有对社会的批判,又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兼具了文人的风骨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诗人以“文章漫道能吞凤”开始,描绘了文人们口才的华丽,但隐含着对这种表面繁荣的讽刺。
  • 第二句:通过“杯酒”的意象,表达了酒不能治愈内心的苦闷,流露出诗人的失落感。
  • 第三句:提到“今日梓州张社会”,表明诗人对社会名流的关注,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不满。
  • 第四句:最后的“老尚书”则是对权势者的嘲讽,表明诗人对权力的反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文章漫道能吞凤”比喻文章的华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对酒与文章的夸张描写,突显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文人文章的批评和对社会名流的讽刺,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与个人情感的孤独,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贵与优雅的事物,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象征着放纵与短暂的快乐,反映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 老尚书:象征权力与世俗的腐朽,批判了当时的官场风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文章漫道能吞凤”意指什么? A. 文章内容丰富
    B. 文章无聊
    C. 文章难懂

  2. “杯酒何曾解吃鱼”中的“吃鱼”指的是什么? A. 鱼的味道
    B. 心中的忧愁
    C. 朋友的聚会

  3. 诗中提到的“老尚书”象征着什么? A. 文人
    B. 权威与腐败
    C. 农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丽人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对比杨汝士的《戏柳棠》和杜甫的《丽人行》,两者均反映了社会风气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而杨汝士则更侧重于文人之间的竞争与讽刺。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