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 雨后过水西庄感赋,呈沈轶翁》
时间: 2025-01-10 23:1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世名园,正暮雨方收,冷浸寒碧。钓月亭空,枕河廊杳,落霞总归岑寂。劫尘漫忆。百年影事都陈迹。但剩得衰柳,晚蝉应识旧词客。重到念往,半晌悲欢,梦回溪桥,曾驻吟屐。恁匆匆番风几换,韶光惊觉尽抛掷。襟袖露痕同泪湿。只有斜日,相共一水无言,断魂还照,乱鸦残壁。
白话文翻译
这座名园历经沧桑,此时正值暮雨刚停,寒冷的水浸透了翠绿的景色。钓月亭空寂无声,河边的廊道也显得幽暗,落日的余晖渐渐归于沉寂。往昔的尘埃在脑海中浮现,百年的往事都成了陈旧的记忆。只剩下枯萎的柳树,傍晚的蝉鸣似乎也认得老朋友。再一次来到这里,回忆起过往,半晌的悲欢交织,梦回溪桥,曾在此驻足吟唱。时光匆匆流逝,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风的变换,惊觉光阴已然无情抛弃。衣襟和袖子沾湿露水,像泪水一样。唯有那斜照的夕阳,与我共同映照着无言的水面,断魂的余晖依然照耀着,乱飞的乌鸦和破旧的墙壁。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世名园:指的是经历了长时间的著名园林。
- 暮雨:傍晚时分的雨。
- 冷浸寒碧:形容雨水浸泡下的冷清和翠绿。
- 钓月亭:一处亭子,意指可以钓月,形容环境清幽。
- 落霞总归岑寂:夕阳的余晖最终归于宁静,暗示时间的流逝。
- 劫尘:人生中的烦恼与痛苦。
- 衰柳:枯萎的柳树,象征衰老与失落。
- 晚蝉:傍晚鸣叫的蝉,象征时光的流逝。
- 吟屐:吟唱时的鞋子,体现文人雅士的风雅。
典故解析
- 钓月亭:与古代诗人吟咏的意境相结合,钓月象征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晚蝉:常用于古诗词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文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擅长描绘秋冬季节的凄美意境。
创作背景
《秋霁》创作于一个雨后秋日,反映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反思。开篇的“名园”与“暮雨”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雨后清新的空气与秋天的寒意。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往事的追忆愈加浓烈,尤其是“百年影事都陈迹”,显示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诗中“衰柳”和“晚蝉”这两个意象,既象征着衰老与失落,也传递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尤其是“梦回溪桥,曾驻吟屐”,将诗人对青春岁月的追忆与现实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的“只有斜日,相共一水无言”,则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在美景与哀伤间游走,体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世名园,正暮雨方收,冷浸寒碧:描绘了名园在暮雨后的冷清氛围。
- 钓月亭空,枕河廊杳,落霞总归岑寂:表现亭子和廊道的空寂,以及夕阳的宁静。
- 劫尘漫忆:回忆往事中的烦恼。
- 百年影事都陈迹:曾经的故事如今只剩痕迹。
- 但剩得衰柳,晚蝉应识旧词客:只剩下衰老的柳树和认得的晚蝉,象征对往事的记忆。
- 重到念往,半晌悲欢:再次回忆往事,感受到悲欢交织。
- 梦回溪桥,曾驻吟屐:梦回到曾经吟唱的地方。
- 恁匆匆番风几换,韶光惊觉尽抛掷:感叹时间快速流逝。
- 襟袖露痕同泪湿:衣襟上的露水像泪水一样湿润。
- 只有斜日,相共一水无言,断魂还照,乱鸦残壁:最后以夕阳和水面的无言景象收尾,充满了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钓月亭空”比喻空寂的心境。
- 拟人:如“晚蝉应识旧词客”,赋予蝉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断魂还照,乱鸦残壁”,对比强烈,形成视觉冲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名园:象征美好与珍贵的回忆。
- 暮雨:象征时光流逝的无情与孤独。
- 衰柳:象征衰老与失落。
- 晚蝉:象征生命的短暂与呼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名园”指什么?
- A) 一座著名的园林
- B) 一位诗人
- C) 一种植物
-
诗人对往事的感情是?
- A) 轻松愉快
- B) 悲伤与怀念
- C) 无所谓
-
“襟袖露痕同泪湿”暗示了什么?
- A) 雨水的浸湿
- B) 诗人的悲伤
- C) 美好的回忆
答案:1-A,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秋夕》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秋夕》与《秋霁》都有对秋天的描绘,但《秋夕》更侧重于对孤独的感受,而《秋霁》则融合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研究中心
- 《王蛰堪诗集》 - 王蛰堪著
- 《古典诗词解读》 - 古典文学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