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时间: 2025-01-27 03:26:38

惠连初擬赋秋怀,病束慵缠几未谐。

湿叶随丹明晚堑,破云拖粉露晴崖。

先甘衰落归双髩,已觉清凉入百骸。

试枕离骚校闲品,竹烟杉籁满萧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怀
作者: 林逋 〔宋代〕

惠连初擬赋秋怀,
病束慵缠几未谐。
湿叶随丹明晚堑,
破云拖粉露晴崖。
先甘衰落归双髩,
已觉清凉入百骸。
试枕离骚校闲品,
竹烟杉籁满萧斋。

白话文翻译

诗人初拟写秋天的怀念之情,因病缠身,心情难以舒畅。湿润的树叶随风落下,夕阳照射在秋水之上,云朵破开,露水在晴朗的山崖上闪烁。先是甘愿衰落,归入双鬓的白发,已然感到清凉的气息渗透到身体的每个角落。试着将《离骚》枕在头下,品味那闲适的情趣,竹烟与杉木的风声充满了我的书斋。

注释

  • 惠连:指惠连(或惠崇),传说中的秋天诗人,常用以象征秋天的写作。
  • 丹明:指红色的秋叶。
  • 晚堑:指傍晚的水堤或河岸。
  • 破云:云层破开的现象,意味着晴天到来。
  • 双髩:双鬓,指头发已白,暗含衰老之意。
  • 百骸:形容全身,指身体的每个部分。
  • 离骚:屈原的著名诗作,常被用于表达忧愁和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逋,字景逸,号清逸,宋代诗人,著名的隐士,擅长山水诗。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作者因身体不适,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静谧,借此表达对秋天的思考与怀念。诗中充满了对生命、衰老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怀》是一首充满秋日感慨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感。诗中,林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通过对湿叶、晚堑、破云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宁静的氛围,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前两句,尽管写作秋怀,却因病痛而心情未能和谐,显现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下来的描写,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秋天的深刻理解,仿佛在秋日的沉静中找到了自我。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提到《离骚》,显示了他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与崇敬,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与屈原的忧愁相联系,表现了他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竹烟杉籁”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同时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雅,反映出诗人高洁的志趣与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惠连初擬赋秋怀:开篇提到惠连,表明是拟作秋诗,营造出诗意的氛围。
  2. 病束慵缠几未谐:因病而感到慵懒,心情未能舒畅。
  3. 湿叶随丹明晚堑:描绘秋天湿润的树叶在傍晚的水堤上随风飘落。
  4. 破云拖粉露晴崖:晴天的云层破开,露水在阳光下闪烁。
  5. 先甘衰落归双髩:愿意接受衰老,退回到白发的状态。
  6. 已觉清凉入百骸:感受到秋天的清凉渗透到身体的每个部分。
  7. 试枕离骚校闲品:尝试将《离骚》作为枕头,品味其中的闲适。
  8. 竹烟杉籁满萧斋:竹烟与松风充满了书斋,营造出幽静的环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骚》比作枕头,传达出对古典文化的敬仰。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衰老的接受以及对古典文化的向往,情感基调既有淡淡的忧伤,又有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湿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流逝。
  • 秋水:代表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 清凉:体现了秋天的特性,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竹烟杉籁:象征着清雅与隐逸的生活情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怀》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离骚》是哪个作者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屈原

  3. 诗中“湿叶随丹明晚堑”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春天的景象
    B. 秋天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秋夕》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林逋的《秋怀》更显沉静与思考,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两者都在各自的环境中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方式和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林逋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