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棹举》
时间: 2025-01-10 23:17: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棹举,舟去,波光渺渺,不知何处?
岸花汀草共依依,雨微,鹧鸪相逐飞。
天涯离恨江声咽,啼猿切,此意向谁说?
倚兰桡,独无聊,魂消,小炉香欲焦。
白话文翻译:
船桨轻轻划动,船只渐行渐远,波光粼粼,令人不知去向何方。
岸边的花草相依相偎,细雨轻轻洒落,鹧鸪在空中追逐飞翔。
天涯海角的离愁别恨,江水的声音如同咽喉般令人心痛,啼叫的猿猴更是令人感伤,这样的情感又向谁诉说呢?
倚靠在船桨上,独自感到无聊,心神恍惚,香炉里的香快要烧尽了。
注释:
- 棹:船桨,划船用的工具。
- 汀草:水边的草丛,意指水边的景色。
- 鹧鸪:一种鸟,常在水边栖息,象征爱情和追逐。
- 天涯离恨:远离的地方,带着离愁别恨。
- 兰桡:兰花制成的船桨,具有雅致的象征。
- 魂消:心神恍惚,情绪低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敻,字仲明,五代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南唐,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流畅,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具有一定的个人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五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色,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河传·棹举》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离愁。首句“棹举,舟去”便带出了一种动感与离别的氛围,波光的渺渺让人产生迷惘,不知去向何处,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随着诗句的推进,岸边的花草与细雨交织,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鹧鸪的飞逐更是为这份情感增添了一层温柔的惆怅。
接下来,诗人以“天涯离恨江声咽”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离别的痛苦,啼猿的切切声犹如心中的哀鸣,强调了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无处诉说。最后,诗人倚靠在船桨上,独自感到无聊,心神恍惚,香炉里的香即将烧尽,隐喻着内心情感的逐渐消散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使人深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棹举,舟去:开篇以动词“举”和“去”,体现动作的流动性,暗示离别。
- 波光渺渺,不知何处:波光闪烁,使人感到迷茫,不知归处。
- 岸花汀草共依依:描绘出江边自然的美丽景色,营造出一种依恋的氛围。
- 雨微,鹧鸪相逐飞:细雨中鹧鸪自由飞翔,象征着对恋爱的渴望与追逐。
- 天涯离恨江声咽:提到离愁,江水的声音仿佛咽喉般令人心痛。
- 啼猿切,此意向谁说:猿鸣声切,表达无法倾诉的情感。
- 倚兰桡,独无聊:独自倚靠船桨,感到孤寂无聊。
- 魂消,小炉香欲焦:心神恍惚,香炉的香火快要烧尽,象征着情感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声比作咽喉,生动传达情感。
- 拟人:花草与雨相依,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舟去”和“岸花汀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孤独、离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揭示了人生命运的无常与内心的淡淡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舟:象征着旅途与人生的无常。
- 波光:代表着迷离与不确定。
- 雨:象征着柔情与忧伤。
- 鹧鸪:象征着爱情与追逐。
- 兰桡:代表优雅与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棹举,舟去”表达了什么意境? A. 船只驶离
B. 安静的港口
C. 快乐的旅行 -
“天涯离恨江声咽”中的“咽”字有什么含义? A. 哭泣
B. 悲伤
C. 饮水 -
诗人最后提到的“小炉香欲焦”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内心的孤寂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顾敻的《河传·棹举》与李煜的《虞美人》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孤独的情感,但李煜的作品更加浓烈而直接,顾敻则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渗透情感,展现出不同的写作风格。
参考资料:
- 《五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