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以诗见招用韵奉答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5 07:14:07

沧楼诗招箫史凤,莲艇或踏琴高鱼。

卷尽芙蓉秋万顷,瀛洲信有玉人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山以诗见招用韵奉答二首 其二

沧楼诗招箫史凤,
莲艇或踏琴高鱼。
卷尽芙蓉秋万顷,
瀛洲信有玉人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丽景象。诗中提到“沧楼”与“箫史凤”,表现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诗歌交流;“莲艇”与“琴高鱼”则展现了水边的优雅与宁静。最后两句描绘了广阔的芙蓉花田与神话中的瀛洲,象征着理想的境地与美好的居所。

注释

字词注释:

  • 沧楼:指青色的高楼,象征诗人或高雅的居所。
  • 箫史凤:箫声引来凤凰,古代常用以比喻才子佳人的聚会。
  • 莲艇:指用莲花装饰的小船,象征优雅与美丽。
  • 琴高鱼:形容在高处弹琴,水中游鱼,展现和谐的自然景象。
  • 卷尽:形容收尽、聚合,意在描绘广阔的秋色。
  • 瀛洲:传说中的仙岛,象征理想的生活与超脱的境界。
  • 玉人:指美丽的人,通常比喻仙子、神人。

典故解析:

  • 瀛洲:在古代神话中,瀛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常被用来象征人间的理想与梦想。它的存在引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诗人,字廷秀,号涧斋,晚号云山老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杨维桢的作品常反映其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的一个秋日,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友人相约吟唱,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反映了元代文人追求精神寄托的心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清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首句“沧楼诗招箫史凤”通过高楼与音乐的结合,描绘了一种雅致的氛围,仿佛在高楼之上,箫声悠扬,吸引着如凤凰般的才子佳人,彰显了文人雅士的聚会与交流。接下来的“莲艇或踏琴高鱼”,则通过“莲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意境,水面上轻舟荡漾,似乎在诉说着自然的和谐美。

后两句“卷尽芙蓉秋万顷,瀛洲信有玉人居”,通过“卷尽”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广阔与深邃,芙蓉花的盛开更是映衬出秋天的美丽。而“瀛洲”的提及则将诗意推向了理想与超脱,诗人渴望的美好生活化为对仙境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谊、对自然与理想生活的追求,既有对现实的感悟,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沧楼诗招箫史凤:意指高楼之上,诗人与友人吟咏,其音如箫声吸引着神仙般的俊秀之人,展现出文化交流的优雅。
  2. 莲艇或踏琴高鱼:描绘了在水边,乘着莲花装饰的小船,轻轻弹奏着琴曲,水中的鱼儿欢快游动,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3. 卷尽芙蓉秋万顷:展现秋天的辽阔,芙蓉花盛开的景象,给人一种开阔而美丽的感受。
  4. 瀛洲信有玉人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认为在梦中的瀛洲,必有美丽的神仙居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箫声”比作吸引才子佳人的力量,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象征:通过“瀛洲”象征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在面对秋天的感慨中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沧楼:象征高远与文化的积淀。
  • 莲艇:代表优雅与灵动。
  • 箫声:象征音乐的美好与心灵的共鸣。
  • 芙蓉:象征美丽与丰收的季节。
  • 瀛洲:象征理想的生活与超凡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莲艇”象征什么? A. 劳作的辛苦
    B. 优雅与美丽
    C. 战斗的勇气
    D. 知识的渊博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瀛洲”是传说中的___

  3.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秋天是一个令人忧伤的季节。(对/错)

答案:

  1. B
  2. 仙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美,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更加强调人生的豪情壮志。
  • 王维《山居秋暝》:细腻描绘山水,体现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杨维桢的诗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维桢诗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