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歌七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4 14:09:37

亟亟城城城亟成,小儿齐唱杵歌声。

杵歌传作睢阳曲,中有哭声能陷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亟亟城城城亟成,小儿齐唱杵歌声。杵歌传作睢阳曲,中有哭声能陷城。

白话文翻译:

城墙不断地修建,小孩子们齐声唱着杵歌。这杵歌传唱成了睢阳的曲调,其中夹杂着哭声,仿佛能让城陷落。

注释:

  • 亟亟:急促的样子,这里形容修城的急切。
  • 城城:指城墙,也可以理解为城池。
  • 杵歌:指一种民间歌谣,通常是在杵臼时所唱,表达生活的艰辛。
  • 睢阳:地名,古代睢阳是一个重要的城市,位于今天的河南省。
  • 陷城:城被攻陷,形容悲惨的局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字子华,号天柱,浙江人。他是元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社会的深刻观察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诗人以儿童的歌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象,反映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杵歌七首 其一》通过简单的儿童歌声,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悲哀。诗中“亟亟城城城亟成”一句,表现出修城的急迫和无奈,暗示了社会动荡和对安全的渴望。儿童的歌声在这里并不单纯是欢乐的象征,反而透出一股悲凉。在这欢乐的旋律中,夹杂着对家庭和故土的思念与无助,形成鲜明的对比。

“杵歌传作睢阳曲”一句,说明这种民间文化的传承与流变,同时也暗示着地域文化的融合。而“中有哭声能陷城”则是整首诗的高潮,哭声不仅是对战乱的哀悼,更是对无辜生命的控诉。通过儿童的视角,诗人引导读者关注那些被战争遗忘的弱者,这种同情与关切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简单的叠词和对仗,使歌曲的韵律感加强,体现了民间歌曲的特征。通过对儿童歌声的描写,杨维桢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亟亟城城城亟成:急切地修建城墙,反映出当时战乱频繁,民众生活在恐惧中。
  • 小儿齐唱杵歌声:儿童们在唱歌,表现出一种天真无邪的生活场景。
  • 杵歌传作睢阳曲:这首歌流传至睢阳,显示了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 中有哭声能陷城:哭声中包含着无奈与悲哀,暗示战争带来的惨痛后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亟亟”和“城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哭声被赋予了能“陷城”的能力,体现出情感的强烈。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儿童的歌声反映了对战争的控诉与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对生命和家园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杵歌:象征着民间的生活和文化,也代表着普通人的声音。
  • 哭声:象征着苦难、哀伤,反映出战争带来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亟亟城城”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A. 和平安定 B. 战乱频繁 C. 文化繁荣

  2. “杵歌”在诗中主要代表什么? A. 小孩的欢乐 B. 民间生活的艰辛 C. 宫廷音乐

  3. 诗人通过哪些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A. 对仗 B. 拟人 C. 比喻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杵歌七首》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但杨维桢通过儿童的视角更显温柔与无奈,杜甫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