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因院建炎兵火独存纪事》
时间: 2025-01-10 21:51: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净因院建炎兵火独存纪事》 作者: 闻人偲
湖海浮学二十年,重来春色尚依然。
杏花篱落喷红雾,杨柳林塘护绿烟。
草暖村人出游地,鸠鸣刺史劝农天。
觉场独在三灾外,试问支郎第几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经历了二十年漂泊学习后重返故地的情景。春天的景色依旧如昔,杏花盛开如红雾般美丽,杨柳在水塘边轻轻摇曳。温暖的春草让村民们纷纷出游,鸠鸟在鸣叫,刺史也劝说大家勤劳耕作。诗人独自在动乱的灾难之外,想请教支郎(一个高僧)目前的禅境如何。
注释
- 湖海:指的是湖泊与海洋,象征着诗人漂泊的经历。
- 重来春色尚依然:重返故地,春天的景色依旧如故。
- 杏花篱落:杏花盛开,篱笆边的杏花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 刺史:地方官员,负责劝导农民耕作。
- 觉场:指的是禅宗的修行场所。
典故解析
“支郎”是指高僧,可能是特指某位著名的禅师。此句意在表达诗人对高僧智慧的向往,借以反映自己在动荡环境中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闻人偲,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歌作品闻名。其诗风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建炎年间,历史上是一个动乱的时期,诗人经历战火与流亡,重返故土时感慨万千。
诗歌鉴赏
《净因院建炎兵火独存纪事》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作,作者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与思念。诗的开头以“湖海浮学二十年”引入,展现了作者在外漂泊的岁月,随后重回故地,春天的美景如同往昔一般,给人一种时光静止的感觉。接下来,杏花、杨柳等意象的描绘,不仅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更通过“喷红雾”和“护绿烟”的形象化语言,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生动感。诗中提到的“草暖村人出游地”,则传递出一种人们安居乐业的景象。同时,鸠鸣与刺史的劝农,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最后一句“试问支郎第几禅”则带有对哲理与内心追求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在动荡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湖海浮学二十年:经历了二十年的学业与生活的漂泊。
- 重来春色尚依然:回到故地,春天的景色依旧。
- 杏花篱落喷红雾:杏花盛开,似红雾环绕篱笆。
- 杨柳林塘护绿烟:杨柳在塘边摇曳,形成了绿意盎然的画面。
- 草暖村人出游地:温暖的春草让村民们走出家门游玩。
- 鸠鸣刺史劝农天:鸠鸟的鸣叫伴随着刺史对农民的劝导。
- 觉场独在三灾外:诗人心灵的宁静在动乱之外。
- 试问支郎第几禅:向高僧询问现今禅修的境界。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喷红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杏花的美丽。
- 拟人:如“杨柳林塘护绿烟”,赋予自然以生命。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湖海:象征漂泊与求知的经历。
- 杏花:代表着春天与希望。
- 杨柳:象征着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鸠鸣:传递出乡村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刺史”是指什么?
A. 地方官员
B. 农民
C. 学者 -
诗人重返故地时,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A. 凋零
B. 依然如故
C. 荒凉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诗作,表达了战乱中的思乡之情。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通过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闻人偲的《净因院建炎兵火独存纪事》,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了战乱时期的思乡情感,但杜甫更多的是对时局的忧虑,而闻人偲则更侧重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鉴赏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