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新秋即事》

时间: 2025-01-26 07:00:30

疏帘花影月光笼。

暑退凉生诗思浓。

忽讶鏦铮响远空。

戛梧桐。

一半砧声一半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疏帘花影月光笼。
暑退凉生诗思浓。
忽讶鏦铮响远空。
戛梧桐。一半砧声一半风。

白话文翻译:

轻薄的帘子下,花影在月光中摇曳。
炎热的夏季已退去,凉爽的秋天使得我的诗思更加浓厚。
突然听见远空传来清脆的声音,
那是梧桐树下的落叶声,一半是砧声,一半是风声。

注释:

  • 疏帘:稀疏的窗帘,形容透光透气。
  • 花影:花的影子,指花在月光下的倒影。
  • 月光笼:笼罩着的月光,形容月光明亮。
  • 暑退:炎热的夏天退去。
  • 凉生:凉爽的秋天到来。
  • 镜铮:清脆的声响,形容声音悦耳。
  • :形容声音的突然停止。
  • 砧声:砧板上切东西的声音,常用来形容秋天的打谷声。
  • 一半风:指风声,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意境传达了秋天的宁静与诗人的感受。诗中提到的“梧桐”,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高洁、孤独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彦珍(清代),字子昂,号梅峰,江苏人。他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文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新秋时节,正值暑退凉生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感慨与思索。诗中的灯光、声音等元素,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忆王孙 新秋即事》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诗人在清幽的夜晚,透过疏帘看着月光洒在花影上,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的开头便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澈的秋夜。接着,诗人提到“暑退凉生”,不禁让人感受到夏天的炎热渐渐消退,秋天的清凉悄然降临,诗思也随之浓厚。这种自然的变化引发了诗人的思索,使人感受到秋天的深邃与丰富。

“忽讶鏦铮响远空”一句,巧妙地引入了秋天特有的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的感悟。诗人在此刻突然被声音所吸引,仿佛在这寂静的夜空中找到了共鸣。最后的“戛梧桐。一半砧声一半风”,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声音,还在意象上形成了对比,表现了秋风的轻柔与砧声的朴实。这一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气息,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疏帘花影月光笼:描写夜晚的景象,透过窗帘,可以看到花影在月光下摇曳,表现出一种静谧与美好。
  • 暑退凉生诗思浓:夏天的炎热已退去,凉爽的气候唤起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思更加浓郁。
  • 忽讶鏦铮响远空:突然听到远处传来的清脆声响,表现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细腻。
  • 戛梧桐。一半砧声一半风:最后一句通过声音的对比,展现了秋天的特质,既有自然的风声,又有生活的声音,体现出一种和谐美。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砧声一半风”,形成了声音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花影、月光、砧声、风声等意象交织,营造出秋天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丰盈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清静、明亮,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 花影:代表美好与柔和,传达出自然的生机。
  • 梧桐:象征高洁与孤独,暗示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
  • 砧声:与生活息息相关,体现了人间烟火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暑退”指的是哪个季节的变化?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一半砧声一半风”中,砧声指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切东西的声音
    C. 水流声
    D. 鸟鸣声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喜悦
    C. 宁静与思考
    D. 愤怒

答案: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同样描绘秋天的夜晚,表达诗人的感慨。
  • 《山行》 by 杜牧:通过自然景色表现对秋天的感受。

诗词对比:

  • 方彦珍的《忆王孙 新秋即事》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以月光为意象,但方诗更注重自然与生活的融合,而李诗则突出孤独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