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来得邻人携酒共饮》

时间: 2025-01-11 06:38:14

我无肤寸能,强颜榷茶课。

若是玉川子,见之生馋唾。

客来无可款,谈空面壁坐。

雷声绕枯肠,啜茶宁忍饿。

邻翁好奇甚,携酒为我过。

醉我我客共,随觉诗胆大。

云烟灿盈幅,意远不可和。

客去忘羁愁,寒灯照高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来得邻人携酒共饮
我无肤寸能,强颜榷茶课。
若是玉川子,见之生馋唾。
客来无可款,谈空面壁坐。
雷声绕枯肠,啜茶宁忍饿。
邻翁好奇甚,携酒为我过。
醉我我客共,随觉诗胆大。
云烟灿盈幅,意远不可和。
客去忘羁愁,寒灯照高卧。


白话文翻译:

邻居带着酒前来,和我一起畅饮。
我没有什么本领,只能勉强陪你喝茶。
如果是玉川子(指高人),见我这种情形会垂涎欲滴。
客人来了,我却没有什么好话可说,只能面壁而坐。
雷声在我空虚的肚子里回响,啜饮茶水更是难忍饥饿。
邻翁很有好奇心,特意带酒来给我。
我和客人都喝醉了,诗情豪放自然涌现。
烟云缭绕,意境深远,却又无法表达。
客人离去,忘却了所有的忧愁,只有寒灯下我独自高卧。


注释:

  • 肤寸能:指没有什么才能。
  • 榷茶课:强颜陪伴喝茶,意指勉强应酬。
  • 玉川子:指高人或名士,常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
  • 面壁坐:面对墙壁坐着,表示无话可说的尴尬。
  • 雷声绕枯肠:形容肚子空虚,饥饿的感觉。
  • 邻翁:邻居的老者,表示亲近。
  • 醉我我客共:我们都喝醉了,意指共饮的愉悦。
  • 云烟灿盈幅:云雾缭绕,描绘迷人的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一个平常的喝酒场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在友人陪伴下的欢愉与思索。诗中描绘了在简朴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诗人在邻居携酒前来共饮时的心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诗人用“我无肤寸能,强颜榷茶课”开篇,直接表露出自己能力的不足,显得有些自谦和无奈。接着,通过“若是玉川子,见之生馋唾”一语,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现出自己与高人之间的差距,饱含了对才华的向往与自嘲。

随着邻翁的到来,诗人感受到了一丝温暖与关怀。“邻翁好奇甚,携酒为我过”,邻居的热情给予了诗人短暂的慰藉,酒意的升腾让他在愁苦中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接下来,诗人描述自己与客人都沉醉于酒中,诗意自然流淌,体现出酒与诗的密切关联,表达了一种对自由表达的渴望。

最后两句“客去忘羁愁,寒灯照高卧”则是对生活的哲思,尽管客人离去,诗人依旧在寂静的环境中反思人生。寒灯下的孤独感,与前面的欢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复杂态度,既有欢愉,也有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无肤寸能,强颜榷茶课:表达了诗人自谦,感觉自己没有才能,只能勉强陪伴喝茶。
  2. 若是玉川子,见之生馋唾:用玉川子(高人)来衬托自己,表现出对才华的渴望与自卑。
  3. 客来无可款,谈空面壁坐:客人来了,却没有话可说,显得尴尬。
  4. 雷声绕枯肠,啜茶宁忍饿:肚子空虚,茶水无法填饱肚子,表现出饥饿的无奈。
  5. 邻翁好奇甚,携酒为我过:邻居带酒来,显得亲切,打破了诗人的尴尬。
  6. 醉我我客共,随觉诗胆大:喝醉后,诗人的灵感涌现,表现出酒的魅力。
  7. 云烟灿盈幅,意远不可和:描绘了美好的意境,但无法用言语表达,表现出艺术的抽象性。
  8. 客去忘羁愁,寒灯照高卧:客人离去后,诗人独自面对孤独与思索,展现生活的另一面。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与玉川子的对比,突出自我的不足。
  • 隐喻:用“雷声绕枯肠”隐喻饥饿的状态。
  • 意象:云烟、寒灯等意象,丰富了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全诗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友情与欢愉。
  • :象征平淡与无奈。
  • 寒灯:象征孤独与思索。
  • 云烟:象征美好的幻想与诗意的升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川子”指代的是?

    • A. 酒
    • B. 高人
    • C. 朋友
    • D. 餐饮
  2. 诗人对自己的能力的看法是?

    • A. 自信
    • B. 自谦
    • C. 骄傲
    • D. 不在乎
  3.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感受?

    • A. 欢愉
    • B. 孤独
    • C. 愤怒
    • D.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此诗在孤独感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的诗更多的是对亲情的思念,而董嗣杲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