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阳台》
时间: 2025-01-22 02:16: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阳台
董嗣杲 〔宋代〕
宝山山顶结芙蓉,
方士凌虚几御风。
日月光华含吐异,
云萍踪迹往来空。
石盘草子粘深碧,
土级苔花剥碎红。
侧近又将精舍展,
蓬瀛有路直能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宝山的美丽景色与清幽环境。山顶上盛开着芙蓉,隐士在空中飘浮,仿佛可以驾驭风云。日月的光辉交相辉映,云彩像浮萍一样在空中飘荡。石头上绿草如茵,泥土中苔藓和花朵交错生长。近旁又有精舍可展现,通往蓬瀛的路直达天际。
注释:
- 芙蓉:指的是荷花,象征清丽、高洁。
- 方士:指道士或修道之人,此处隐喻追求长生的高人。
- 凌虚:意为在空中漂浮。
- 光华:日月的光辉。
- 云萍:云的形态像浮萍一样轻盈。
- 石盘草子:石头上生长的草。
- 土级苔花:泥土中生长的苔藓和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嗣杲,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诗作成于宋代,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诗人寄情于自然,希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初阳台》是一首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宝山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开篇以“宝山山顶结芙蓉”引入,生动地表现了山顶的花卉景象,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方士凌虚几御风”一句,隐士在高空中自在飘浮,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逍遥生活的向往。
在“日月光华含吐异”中,日月的光辉交相辉映,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变化。随后“云萍踪迹往来空”,则描绘了一种空灵、飘渺的意境,仿佛一切都在无尽的空中游荡。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石头上的绿草和泥土中的苔藓,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景象,情感愈加浓烈。
最后两句“侧近又将精舍展,蓬瀛有路直能通”,不仅描绘了近旁隐居的地方,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山水田园的和谐美,传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艺术性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宝山山顶结芙蓉”:山顶上盛开的荷花,象征着洁净与美丽。
- “方士凌虚几御风”:隐士在空中飘浮,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日月光华含吐异”:日月光辉交融,象征着变化与和谐。
- “云萍踪迹往来空”:云彩在空中漂浮,体现了自然的轻盈。
- “石盘草子粘深碧”:石头上绿草丰盈,生机盎然。
- “土级苔花剥碎红”:泥土中苔藓和花朵交错生长,生动而美丽。
- “侧近又将精舍展”:近旁有隐居的地方,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蓬瀛有路直能通”:通往蓬瀛的路,象征理想生活的无阻之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隐士的生活相联系,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对仗:如“日月光华含吐异,云萍踪迹往来空”,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自由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山:象征着高远与宁静。
- 花:芙蓉代表着纯洁与美丽。
- 云:象征着飘渺与自由。
- 隐士:代表追求精神世界的高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方士”指的是什么? A. 诗人
B. 隐士
C. 道士 -
“日月光华含吐异”中所表达的意思是? A. 光辉耀眼
B. 日月交替
C. 光辉变化 -
诗人对宝山的感受是: A. 悲伤
B. 向往
C. 厌倦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与董嗣杲的比较: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奔放,董嗣杲则更注重细腻与恬淡。两者在隐逸主题上有共同之处,但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田园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