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安诗》
时间: 2025-01-24 21:23:29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
兰薄晖崖,琼林激响。
哲人秀举,和璧夜朗。
凌霄矫翰,希风清往。
矫翰伊何,羽仪鲜洁。
清往伊何,自然挺彻。
易达外畅,聪鉴内察。
思乐寒权,披条映雪。
朱火炎上,渌水赴泉。
风以气积,冰由霜坚。
妙感无假,率应自然。
我虽异韵,及尔同玄。
如彼竹柏,厉飙俱鲜。
利交甘绝,仰违玄指。
君子淡亲,湛若澄水。
余与吾生,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在悴通否。
人间诚难,通由达识。
才照经纶,能泯同异。
钝神幽疾,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各自得意。
长短任真,乃合其至。
畴昔宴游,缱绻髫乱。
或方童颜,或始角巾。
搴褐揽帔,濯素□吝。
壑无深流,丘无嚣仞。
今也华发,卑高殊韵。
形迹外乖,理畅内润。
巢由坦步,稷契王佐。
太公奇拔,首阳空饿。
各乘其道,两无贰过。
愿纺玄契,废疾高卧。
来赠载婉,妙有新唱。
博以兼济,约以理当。
非不悦子,驽骥殊量。
鸟养养之,任其沈飏。
取诸胸怀,寄想郢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答谢安诗》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
兰薄晖崖,琼林激响。
哲人秀举,和璧夜朗。
凌霄矫翰,希风清往。
矫翰伊何,羽仪鲜洁。
清往伊何,自然挺彻。
易达外畅,聪鉴内察。
思乐寒权,披条映雪。
朱火炎上,渌水赴泉。
风以气积,冰由霜坚。
妙感无假,率应自然。
我虽异韵,及尔同玄。
如彼竹柏,厉飙俱鲜。
利交甘绝,仰违玄指。
君子淡亲,湛若澄水。
余与吾生,相忘隐机。
泰不期显,在悴通否。
人间诚难,通由达识。
才照经纶,能泯同异。
钝神幽疾,宜处无事。
遇物以器,各自得意。
长短任真,乃合其至。
畴昔宴游,缱绻髫乱。
或方童颜,或始角巾。
搴褐揽帔,濯素吝。
壑无深流,丘无嚣仞。
今也华发,卑高殊韵。
形迹外乖,理畅内润。
巢由坦步,稷契王佐。
太公奇拔,首阳空饿。
各乘其道,两无贰过。
愿纺玄契,废疾高卧。
来赠载婉,妙有新唱。
博以兼济,约以理当。
非不悦子,驽骥殊量。
鸟养养之,任其沈飏。
取诸胸怀,寄想郢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哲人的清雅,表现出诗人对人生、友情和理想的思考。诗中提到高耸的荆山和兰花般的崖壁,展现出壮美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提及哲人和君子,表达对智慧与淡泊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哲理,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注释
- 荆山:指荆山,这里象征高耸的山峰。
- 哲人:指有智慧的人,古代对贤者的称呼。
-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强调道义与修养。
- 玄:深奥的道理,代表着哲学或思想的高度。
- 淡亲:指与人交往时的淡泊态度,不求名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胡之,字季友,魏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的风格和深刻的哲思而著称。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结合,体现出文人对于理想和自然的追求。
创作背景
《答谢安诗》是王胡之在与友人谢安的交往中所作,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魏晋时期士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世界的风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吸引读者。诗中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哲理的探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开篇通过描绘荆山的巍峨和兰花的清逸,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震撼。接着引入哲人和君子的形象,体现出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表达了对智慧和品德的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人生无常、时间流逝的反思,表现出对生命的淡然态度。诗中提到的“朱火炎上,渌水赴泉”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而“长短任真,乃合其至”则强调了对人生真谛的理解与接受。整首诗在语言上讲究对仗和韵律,气势磅礴而又不失细腻,展现出王胡之深厚的文学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荆山天峙,辟立万丈:描绘山的高耸,象征着理想的高远。
- 兰薄晖崖,琼林激响:兰花的清香与美丽,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哲人秀举,和璧夜朗:哲人如璧,象征智慧和品德的光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朱火炎上”,比喻人生的热情与奋斗。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思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山:象征着高大与坚定。
- 兰花:代表着清雅与高洁。
- 哲人:体现智慧与深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荆山”象征什么?
- A. 高耸的理想
- B. 低矮的山丘
- C. 人生的坎坷
- D. 友谊的力量
-
“朱火炎上”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热情与奋斗
- B. 冷静与理智
- C. 忧伤与失落
- D. 喜悦与欢乐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王胡之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强调自然与人生的关系,但王胡之更注重哲理的探讨,而陶渊明则多表现田园生活的宁静。
参考资料
- 《魏晋诗人研究》
- 《王胡之与魏晋诗歌》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