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宅》

时间: 2025-01-26 02:30:31

入门又到门,到门戟相对。

玉箫声尚远,疑似人不在。

公子厌花繁,买药栽庭内。

望远不上楼,窗中见天外。

此地日烹羊,无异我食菜。

自是愁人眼,见之若奢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贵宅
入门又到门,到门戟相对。
玉箫声尚远,疑似人不在。
公子厌花繁,买药栽庭内。
望远不上楼,窗中见天外。
此地日烹羊,无异我食菜。
自是愁人眼,见之若奢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豪华宅邸的场景:走到门口,又见一道门,与门前的戟相对。远处传来玉箫的声音,似乎人已经不在了。公子对繁花感到厌倦,反而在庭院里买药种植。向远处眺望却不上楼,窗中看到天外的景色。在这里每天烹羊,跟我吃素菜没什么区别。对我来说,这里的一切在愁苦的眼中看来,似乎是奢华的享受。

注释:

  • :古代一种兵器,形状像矛和斧的结合,象征着权力与威严。
  • 玉箫:古代乐器,通常用玉石制成,代表高雅的音乐和文化。
  • 公子: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常常被视为享乐和奢华的象征。
  • 烹羊:意指做羊肉,暗示奢侈的饮食生活。
  • 奢泰:奢侈而又显得泰然自若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邺是唐代的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其诗风多描写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彼时社会经济繁荣,豪宅与奢华生活成为一些人的追求,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贵宅》虽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奢华的宅邸和生活细节,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生活场景,但在这种理想背后却隐含着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

起首的“入门又到门,到门戟相对”,描绘了一种繁复的场景,这里的门不仅是物理的入口,也象征着阶层和权力的界限。接下来的“玉箫声尚远,疑似人不在”,则通过音乐的缺失暗示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冷漠,尽管表面上看似繁华,却难掩内心的空虚。

“公子厌花繁,买药栽庭内”,在花草繁盛的庭院中,公子却选择种药,这一行为反映了他对繁华的厌倦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似乎在追求一种更为质朴的生活。接着“望远不上楼,窗中见天外”,诗人通过这种视角的转换,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远处的天外象征着更广阔的世界,但他却被困于此地。

最后两句“此地日烹羊,无异我食菜。自是愁人眼,见之若奢泰”,则以对比的方式揭示了奢华生活的虚幻与内心的愁苦,强调了物质与精神的失衡。诗人在这一过程中,带领读者深入思考何为真正的幸福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入门又到门:进入豪宅,门口显得繁复。
  2. 到门戟相对:门前的戟与门形成对峙,暗示权力与威严。
  3. 玉箫声尚远:音乐声远远传来,营造出一种空旷与孤寂的氛围。
  4. 疑似人不在:让人感到人情冷漠,似乎无人享受这奢华。
  5. 公子厌花繁:富家公子对繁华的厌倦,反映了内心的疲惫。
  6. 买药栽庭内:选择种药,寓意追求健康和质朴的生活。
  7. 望远不上楼:虽然向往更高的地方,但却未能真正迈出。
  8. 窗中见天外:透过窗户看向外面的世界,象征着渴望与无奈。
  9. 此地日烹羊:在这里的日常生活显得奢华。
  10. 无异我食菜:奢华与简单生活的对比,体现内心的困惑。
  11. 自是愁人眼:愁苦的心情在奢华面前显得更为突出。
  12. 见之若奢泰:奢华生活在愁苦眼中显得虚无缥缈,难以抓住。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比如“玉箫声尚远”象征着孤独与缺失的情感;“自是愁人眼,见之若奢泰”则对奢华和愁苦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内心的挣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奢华的外表与内心的愁苦,探讨了人们在物质富裕的同时,精神世界的空虚与孤独,反映了对真实幸福的追寻。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权力、地位与界限。
  • :代表着武力与威严。
  • 玉箫:象征高雅与文化,反映音乐的缺失与冷漠。
  • 公子:富裕与享乐的象征。
  • 花与药:对比美丽与实用,反映内心的矛盾。
  • :象征视野与希望,也暗示被束缚的状态。
  • 羊与菜:奢华与简单生活的对比,体现物质与精神的挣扎。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戟”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权力
    C. 友情
    D. 健康

  2. 填空题:诗中提到“公子厌花繁”,他选择在庭内买__种植。

  3. 判断题:诗人认为奢华的生活能够带来真正的幸福。 (对 / 错)

答案

  1.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贵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情怀,而后者则集中在奢华生活的内心挣扎与反思。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3.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