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7 06:41: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家家穫稻积如岑,不问山椒与谷阴。
沽去村醪醽醁味,吹来陇笛筦弦音。
餔儿喜笑迎郎罢,馌妇欢欣就藁砧。
雨玉雨珠无此景,须知造物用情深。
白话文翻译
家家户户的稻谷都像山岑一样堆积如山,不再关心山椒与谷物的阴影。
村里的美酒已经售罄,山坡上传来了悠扬的笛声与琴音。
孩子们高兴地笑着迎接父亲回家,妻子们欣喜地在砧板上忙碌。
即使有如雨玉雨珠般的美景,也比不上这样的场面,须知造物主的用心是多么深厚。
注释
- 穫:收获,表示丰收的状态。
- 岑:此处指高耸的山峰,比喻稻谷的丰盈。
- 沽去:出售,买卖的意思。
- 醪醁:醪是酒的意思,醁指酒的清香,合起来指美酒。
- 餔儿:喂养、照顾孩子的意思。
- 馌妇:指正在做饭的妻子。
- 藁砧:砧板,通常指用来削切食材的木板。
- 雨玉雨珠:形容雨滴的美丽,仿佛珍珠和玉石般的晶莹剔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生活在宋代,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热爱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作品风格典雅、清新,深受当时文人和百姓的喜爱。
创作背景
《五用喜雨韵三首》是吴潜在对雨季丰收的喜悦中所作,反映了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诗作中通过描绘家庭的欢愉与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恩和对自然恩赐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丰收季节的农村生活场景,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家庭的深情。在诗的开头,通过“家家穫稻积如岑”的描写,展示出稻谷的丰盈和丰收的喜悦,体现了自然的慷慨。接着通过“沽去村醪醽醁味”,强调了人们对美酒的渴望与享受,进一步渲染了丰收之后的庆祝氛围。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孩子们的欢笑和妻子的忙碌,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幸福。诗中“餔儿喜笑迎郎罢,馌妇欢欣就藁砧”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丰收带来的喜悦。最后一句“雨玉雨珠无此景,须知造物用情深”则深刻地表达了自然的恩赐与人情的珍贵,强调了生活中的细腻和温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眷恋,以及对自然的感恩,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家穫稻积如岑:每家每户的稻谷丰收,像山一样堆积,营造出繁荣的景象。
- 不问山椒与谷阴:人们不再关心山椒与谷物的生长环境,只有丰收的喜悦。
- 沽去村醪醽醁味:美酒已经出售,暗示着庆祝的开始。
- 吹来陇笛筦弦音:山坡上传来的悠扬乐声,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 餔儿喜笑迎郎罢:孩子们高兴地迎接父亲,展现了家庭的温馨。
- 馌妇欢欣就藁砧:妻子们忙碌地在砧板上准备食物,表现出家庭的和谐。
- 雨玉雨珠无此景:即使是如雨玉雨珠般美丽的景象,也比不上这样的幸福场景。
- 须知造物用情深:要知道自然的创造是充满感情的,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深厚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稻谷比作山,突显丰收的景象。
- 拟人:将自然与人情结合,表达人与自然的感情。
- 对仗:如“餔儿喜笑迎郎罢,馌妇欢欣就藁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丰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温情以及对自然的深厚感恩,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稻谷:象征丰收与富饶,代表着农民的劳动成果。
- 美酒:象征欢庆与团圆,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孩子:象征家庭的希望与幸福,体现了亲情的温暖。
- 雨珠:象征自然的恩赐,暗示着生命的滋润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家家穫稻积如岑”表达了什么?
- A. 家庭的烦恼
- B. 丰收的喜悦
- C. 自然的灾害
-
“餔儿喜笑迎郎罢”中“郎”指的是谁?
- A. 孩子
- B. 妻子
- C. 父亲
-
诗中强调了什么与自然的关系?
- A. 人与自然的对立
- B. 人与自然的深厚关系
- C. 自然的冷漠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描绘了农村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杜甫《春望》:虽描写了战争中的悲凉,但也体现了对和平与丰收的渴望,与吴潜的诗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宋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