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22 01:01:09

将酪调冰团作烛,一枝未许纱笼。

纤葱擎出玉玲珑。

琼浆欺瓠齿,银液点酥胸。

犹有余甘回舌本,风流微惜匆匆。

柔情如水太惺忪。

相思和泪咽,心上酿春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袁思亮

将酪调冰团作烛,一枝未许纱笼。
纤葱擎出玉玲珑。
琼浆欺瓠齿,银液点酥胸。
犹有余甘回舌本,风流微惜匆匆。
柔情如水太惺忪。
相思和泪咽,心上酿春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场景:用冰冷的甜酪调制成蜡烛,却不让人看到它的美丽;细长的葱枝举起了玉器般的玲珑。清澈的美酒欺骗了瓠子般的牙齿,银色的液体点滴在酥软的心胸上。嘴里余留的甘甜在舌尖回旋,风流倜傥的时光匆匆流逝。温柔的情感如流水般迷离,心中的相思与泪水交织,酿成浓烈的春意。


注释:

字词注释:

  • :奶制品,指发酵的乳制品。
  • 冰团:冰凉的团块,这里指一种甜品。
  • 纱笼:轻薄的罩衣,象征着轻盈和美丽。
  • 琼浆:美酒,通常指甜美而美好的饮品。
  • 瓠齿:瓠子上的牙齿,形容口齿。
  • 酥胸:柔软的胸怀,表达感情的细腻。
  • 余甘:余留的甜味,形容回味无穷。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涉及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情感深处的细腻触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思亮,近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期。他的诗风常常融合了传统与现代,情感细腻而富有激情。

创作背景: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一个充满思念和情感纠葛的时刻,可能是在对某段美好回忆的追溯之中,反映了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的交融。


诗歌鉴赏:

《临江仙》以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中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鲜活。开篇以“将酪调冰团作烛”设下了一个美丽而梦幻的场景,展现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而后面的描写则逐渐深入,将“琼浆”和“银液”比作情感的细腻,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展现出一种柔情似水的浪漫氛围。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切的思念,尤其在“相思和泪咽,心上酿春浓”一句中,情感的浓烈与心灵的柔软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同身受。这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爱情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歌的韵律与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将酪调冰团作烛:用甜美的酪乳和冰凉的团块照明,暗示生活的甜美。
  • 一枝未许纱笼:美丽的事物被遮挡,象征着未被欣赏的美好。
  • 纤葱擎出玉玲珑:细长的葱枝仿佛举起了玉制的美物,形象生动。
  • 琼浆欺瓠齿:美酒如同欺骗的甜美,寓意令人沉醉。
  • 银液点酥胸:细腻的饮品洒在柔软的心胸上,情感深邃。
  • 犹有余甘回舌本:回味无穷,暗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 风流微惜匆匆:风流的时光匆匆而逝,令人感到惋惜。
  • 柔情如水太惺忪:温柔的情感如流水般迷离,暗示情感的细腻与模糊。
  • 相思和泪咽:思念与泪水交织,表达深刻的情感。
  • 心上酿春浓:内心的情感如春天般浓烈,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琼浆”“银液”比喻情感的细腻与美好。
  • 拟人:将情感和时间具象化,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上保持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细腻而深刻,表达了对爱情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酪、冰团:象征生活的甜美和清凉。
  • 玉玲珑:象征着纯洁与美丽。
  • 琼浆、银液:代表着情感的细腻与丰富。
  • 柔情、相思: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受与情感的纠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酪调冰团作烛”中的“酪”指的是什么?
    A. 酒
    B. 奶制品
    C. 水果

  2. 诗中“风流微惜匆匆”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轻松
    B. 惋惜
    C. 快乐

  3. 诗的最后一句“心上酿春浓”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情感的浓烈
    C. 生命的结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对比袁思亮的《临江仙》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但袁思亮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的个性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导读》
  • 《袁思亮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