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八月桂花》
时间: 2025-04-28 15:44: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八月桂花
作者: 江南雨 〔当代〕
西风碎剪黄金小,悄然十里香潮。
晚来秋意胜春宵。
玉人佳树,相与说前朝。
郤生去后谁堪折,而今空忆青衫。
嫩凉先到水晶帘。
夜阑幽梦,仿佛又江南。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西风吹来,桂花的香气弥漫十里,
傍晚时分,秋意比春天的夜晚更浓。
美丽的女子与树下的佳人,一起聊起往昔。
自从郤生走后,谁还敢去折桂花?如今只剩下对往事的怀念。
凉爽的空气早早来到了水晶帘前。
夜深人静时,幽幽的梦境,仿佛又回到了江南。
注释:
- 西风:指秋天的风,象征着季节的变换。
- 碎剪:形容桂花如同被剪碎的金色花瓣,轻盈而美丽。
- 香潮:形容香气如潮水般弥漫,气味浓烈。
- 玉人:形容美丽的女子。
- 郤生:可能指代一个失去的朋友或情人,寓意失去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江南雨,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自然意象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江南风光的热爱与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寓意浓厚,反映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以及对往昔情感的追忆,表现了秋天的宁静和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 八月桂花》通过对秋天桂花的描写,展现了秋季的独特韵味。诗的开头,西风将黄金般的小桂花碎片吹散,香气萦绕,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惆怅的氛围。随着诗句的深入,秋天的夜晚被描绘得更加迷人,似乎在与春宵相较之下,秋夜更添一份深沉的情感。
“玉人佳树,相与说前朝”一句,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人与佳人共同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彰显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珍贵。然而,随着“郤生去后谁堪折”的转折,诗人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惋惜,暗示着人事的变迁与生命的无常。
最后几句,描绘了夜深人静时,诗人静静回忆的情景,水晶帘外的凉意使得思绪更加悠远,梦境中仿佛又回到了江南,带有浓郁的乡愁与怀念。整首诗意蕴深厚,情感真挚,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风碎剪黄金小”:西风轻轻吹来,金色的小桂花如同被剪碎的花瓣,暗示了桂花的美丽与秋意。
- “悄然十里香潮”:香气悄然无声地弥漫开来,形象地描绘出秋天的气息。
- “晚来秋意胜春宵”:傍晚的秋天比春天的夜晚更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情感。
- “玉人佳树,相与说前朝”:美丽的女子与佳树下相对而坐,回忆往昔。
- “郤生去后谁堪折”:自从郤生离开后,谁还能再去采折桂花呢?
- “而今空忆青衫”:如今只能空怀对过去的青衫的怀念。
- “嫩凉先到水晶帘”:凉意早早来临,映衬出夜的宁静。
- “夜阑幽梦,仿佛又江南”:夜深时的幽梦,让人仿佛回到了江南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桂花比作黄金,突显其珍贵。
- 拟人:西风、香潮等被赋予了人的特性,增强了诗的生动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工整的对仗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的描写,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展现了浓厚的乡愁与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着美好与纯真,常与思念、爱情相联。
- 西风:象征着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无常。
- 玉人:代表了理想化的爱情与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西风”主要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D. 冬天 -
“郤生去后谁堪折”中的“郤生”指代什么? A. 朋友
B. 亲人
C. 爱人
D. 宠物 -
诗人在夜阑时回忆往事,这种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D. 无所谓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下独酌》李白
- 《秋夕》杜牧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江南雨的《临江仙》,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情境,但一个侧重于孤独的饮酒,另一个则是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